494 孤身谈判的周辉(上)(2/2)
“我们认为,这些是在希羽组的同事们应当有的基本配备,并且我们尽可能保留了改造的空间——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研究所的所有住户都可以使用个人电脑。为此,我们留出了联网的管线布局。”
“所以,你们不会改变你们的计划?”
“您的意思是,您准备逐步谈判?没有这种可能,联席会议和夏希羽都不可能。”
“关原医生,你们不可能达到所有目标的。”
这时,卡罗尔·关原的眼神立刻变得凌厉:“我们没有拉锯的打算——拉锯视为永久终止谈判。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不接受。我们不提供第三种选项。联席会议只接受科学家工作室的咨询。如果科学家工作室不提出任何异议,联席会议将不做出任何调整。”
周辉彻底傻了:“我怎么可能说服夏希羽?”
“科学家工作室里不止他一个,除了沈涵曦之外,还有黎筱雨和江舟两位去年刚加入研究所的毕业生。”
于是,周辉请关原带他去找沈涵曦,沈涵曦了解前者的来意后,却并不拒绝对话:“您想争取哪方面的条件,或者觉得有哪些方面无论如何做不到?”
周辉带着早已准备好的草案,开始逐一讨论:“数学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合并,后者拆出去之后再放回来,人事方面无法协调。”
“那是你们的事。”
“中科院目前的领导班子全部更换实在太苛刻了,哪怕留一个人也行。”
“研究所无法接受一群完全不知情的决策者放任这种刺杀。刺杀和放任刺杀都应该被禁止。”
“王元、陆启铿等好几位教授级研究员都要在今年六月强制退休,还有涉事的物理所以及生物方面的一大批研究所的几百人也都要在今年年底前强制离退休,并将三家研究所直接关停。这两个要求……”
沈涵曦冷哼一声:“他们想被刑事起诉吗?陈景润是唯一的例外不是因为他级别不够,也不是因为他没参与,而是因为那篇《哥德巴赫猜想》,其本身的涉案程度不够干预整个事件,因此我们才不希望引起更大的混乱。”
周辉叹了口气,接着指向下一条:“七万八千人的中科院要分三年,每年对四十五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分别强制离退休三千人……”
沈涵曦异常严肃地强调:“消肿。在不饱和的情况下,我们研究所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你们才是转型的主力。”
“那不就是要他们当个体户吗?”
“目前的状况下,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工作量。剩下三分之二的人中,一半人员的工作量不饱和,还有一部分已经长期停薪留职,再保留目前的编制,人均科研经费不够。而且,就算你们要为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创业进行援助,不能再继续摊大饼。必须有行业的倾向性。我们和微羽集团那边正在这么做。”
思考了数分钟后,周辉接着往下讨论:“把中科院内部进行的基金制在今年或明年推广到全国层面是否有些着急?”
“您可以问问中科院下属各单位的中青年科研人员,看看见过了我们研究所放的美元贷款之后,他们是不是觉得太着急。”
周辉被噎住了,于是他不得不转而提起科研秘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