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央台出道:重新定义巨星 > 第23章 大禹分定九州

第23章 大禹分定九州(2/2)

目录

吴畏望着眼前大禹治水的画面,有感而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原来是大禹让黄河造福了百姓啊。”

群演:“治理了壶口,为太原一带的水利奠定了基础。”

吴畏惊讶的问道:“太原?这个名字在大禹的时候就有了吗?人说山西好风光,搞了半。大禹是好风光的创始人。”

大禹:“再说说九州之兖州。兖州在冀州之东,

伏生:“济水,黄河之间是兖州。”

吴畏:“兖州应该就是今天的河北南部,河南的东北以及山东的西部。”

吴畏好事再充当一个白话文翻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

而观众们也看出来了,伏生这是在介绍九州,通过吴畏这个现代人,将九州的地图缓缓展现在观众们的眼前。

伏生:“兖州据说是先师孔子的家乡”

吴畏:“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据说属于古兖州。”

伏生:“为先师,感谢大禹。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我的老家就在这一带。”

吴畏:“您老的故乡在我们今天说来,那就是山东半岛,您的老家是好地方,海产丰富,虾爬子特别好吃,还得感谢大禹。

吴畏幽默的演绎,使得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不由得哈哈大笑。

观众们对这个年轻人有了深刻的印象,他叫什么来着?哦,开头好像说了叫吴畏。

而吴畏的粉丝们那就更加的兴奋了,他们没有想到,自家的偶像憋了这么一个大招,

不仅唱歌好听,还能作词作曲,导演综艺,现在又突然发现,这家伙上镜还那么好看,啊,这简直……潮了!

伏生的脚步在缓缓向前:“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是徐州,淮河与大海之间是扬州。”

吴畏又开始翻译道:“扬州那应该就是长江下游地区,差不多是我们今天说的江南一带。”

伏生拄着拐杖说道:“扬州的田地是第九等。”

吴畏替电视机前的观众问道:“什么是第九等?”

伏生解释说道:“大禹当年把天下田地赋税分为九等,一等最高,九等最低。”

吴畏幽默的说道:“扬州被划为了九等?扬州在今天可是一等一的富裕,看来扬州人这几千年挺努力的呀。”

伏生:“扬州后来很富裕吗?”

吴畏:“江浙沪那都富得流油啊,当然说这些您可能不太懂。”

吴畏将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演绎的非常好,该幽默的时候幽默,该严肃的时候严肃,做到了节目的宗旨对话古贤。

伏生还在继续介绍九州:“荆山,衡山以南为荆州。”

吴翻译:“荆州我熟悉,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九省通衢啊,我的老家就属于荆州。”

伏生:“荆州产丰盛,你老家很好。”

吴畏笑着说道:“要替家乡人谢谢大禹啊。”

伏生:“荆山,黄河之间为豫州,华山南部,怒江之间是梁州,黑水与西河间为雍州。”

吴畏:“雍州在中国的大西北,那个地方出产美玉,昆仑山下自古就有少数民族定居,所以九州也是多民族的九州。”

伏生:“对,多民族的九州,物产丰盛的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就是华夏九州。”

激昂的音乐配上铿锵的语气,听的观众们热血沸腾。

大禹:“自此九州分定,四海会同,愿我华夏民族自此生生不息,愿九州生民永世昌宁,列祖先贤,请受姒禹一拜。”

伏生:“列祖先贤,请受伏生一拜。”

吴畏:“列祖先贤,请受晚辈一拜。”

观众们的情绪完全被带进去了,很多人看的是热泪盈眶,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这是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

伏生:“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吴畏:“大禹治水13年,足迹踏遍九州。”

两人缓缓踏步向前走着,仿佛走在历史的大道上。

伏生:“《禹贡》让我从小而知,华夏九州从何而来,晚辈,华夏为何一体?”

伏生停住脚步,微微转头望向吴畏,期待着他的答案。

吴畏自信微笑说道:“自古就是一体。”

伏生:“答得好”

吴畏:“先生教得好”

当代读书人与古贤继续向前走着。

伏生:“《禹贡》记载着大禹分定九州的历史。”

吴畏:“《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华夏。”

伏生颤抖着身躯,低沉的深情咆哮道:“所以我岂能不舍命护《书》”

“不能!”

“尔等能不铭记九州乎?”

“不能!”

吴畏:“中华儿女能不敬爱大禹吗?”

“不能!”现场的观众热泪盈眶激情大喊。

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次是真的有不少人流下了眼泪,他们没有想到,看个综艺竟然能看哭了?

而视频网站的弹幕里,满屏都是泪目两个字。

“太感动了,这就是文化传承”

“我一个大男人,最终还是没忍住”

“敬华夏五千年的先贤”

“吴畏竟然把我弄哭了”

“这个节目真的是他导演的吗?”

“太涨知识了,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

“……”

大家多愁善感之后,电视里激昂的背景音,变成了舒缓的背景音,像是让大家平复心情,而综艺节目还在继续。

吴畏:“一篇《禹贡》讲的我热血沸腾。”

伏生:“《书》的文字不易懂,所以要将,所以我讲了一辈子。”

随着画面里二号舞台灯光熄灭,一号舞台灯光亮,伏生和吴畏缓缓走过来,仿佛又从大禹时代穿越回西汉。

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戏中有戏,非常有层次感。

次日,晁错前来学《书》,又将观众们带到另一个场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