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66章 不正式奏对

第766章 不正式奏对(2/2)

目录

那么多的奴隶当然不是这几年抓来。近几年俘获或列国赔偿的奴隶,加起来有个三四十万之众,可是晋国本身就有很多的奴隶。

在当前,奴隶哪怕是有了娃,娃也是奴隶的身份。

因此,晋国拥有近百万奴隶的数量,真不显得有什么夸张的地方。

其他国家的奴隶数量不会少到哪去。

拥有约五十万人口的鲁国,奴隶应该有个七八万?算是比例比较夸张的一个国家。而现在的鲁国奴隶还不是最多的时候,到春秋末期鲁国有约六十万人口,奴隶的数量绝对超过十万。

一直到满清灭亡之后,乃至于是到了民国时期,奴仆并不列入人口统计。

所以了,真要算晋国当前的人口总数,不能将奴隶算在内,大概是四百来万的样子。

楼令给晋君周的数字比较保守,说道:“臣以为,该是有三百七八十万?”

晋君周惊了一下。

三百七八十万的人口多吗?这个要看在什么时代,对比列国的数量。

“楚国呢?”晋君周不相信楼令没有估算过楚国的人口。

楼令还真专门收集过数据,只是一样做不到准确,说道:“现下的楚国应该有三百二三十万的人口。”

晋君周再次感到惊讶:“他们连续历经四次惨败,国内的动乱也一直在持续。”

“所以,楚国之前的人口远不止三百三十万。”楼令说道。

楼令是将包括生活在楚国势力范围的蛮人一块算进去,其中包括奴隶的数量。他也清楚三百三十万一定不是一个准确的数据,出入方面可能还会比较大。

现代历史学家从各种资料进行查阅,认为春秋中后期的楚国人口应该是二百八十万到三百万之间浮动。

步入战国之后的初期,楚国的人口暴增到八百万,赵魏韩加起来接近五百万人口,宋国拥有八十万人口。

那其实就是生产工具推陈出新,也就是大量使用了铁制农具,开垦了更多的耕地,使得列国的人口得到持续增长。

至于战国阶段的楚国为什么人口暴增到八百万?别忘记他们覆灭了吴国、越国、鲁国以及好多小国。

生活水平确确实实是跟人口挂钩,只是不一定生活水平越好就人口更多,也可能是生活水平太好让人口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所谓生活水平讲得是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不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数量。

“中军将说得对,楚国绝不是一次可以消灭,只能长久进行削弱。”晋君周说道。

“郑国还有多少人口呢?”晋君周没有忘记楼令所做的规划,最快三年后要将郑国灭亡。

楼令说道:“现在的郑国是地少人多,该有接近二十八万人口。”

可能提到过了几次,势力范围大幅度缩小的郑国正在面临很艰难的问题,那就是人口实在是过剩,尤其是失去土地的“大夫”、“士”、“徒”太多了。

以郑国还有二十八万人口为基数,里面却是有着超过四万可纳赋的人员,简直就跟一个被极尽压缩的火药桶似得,炸起来不是将自己炸得尸骨无存,便是一股毁灭他国的力量。

现在的郑国君臣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采取的操作是将有限的地盘尽可能分出去,试图开垦出更多的耕地养活那么多人。

讲实话,郑国现有的土地要是尽力开垦,还真能够养活那么多人,要命的地方在于显得太过拥挤了。

难道郑国没有想过发狂吗?有,可是他们对晋国产生了很大的恐惧,不敢收复被晋国占去的土地与人口,害怕攻打其他国家再次惹来晋军入侵。

晋君周当然知道郑国君臣正在做什么,说道:“宋国和卫国停止入侵郑国,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三个国家并没有完全停战。

他们的交战烈度降低是因为宋国转而接触楚国,可能将郑国也纳入了拉拢的名单之中。

说到底就是,晋国的扩张行动中,无疑郑国是最大的受害者,宋国哪怕联合卫国也无法将残存的郑国吃掉,有那个吃掉的能力也不敢下嘴,转为认为郑国是未来抵抗晋国扩张的力量之一。

宋国试图跟楚国结盟已经有取死之道,停下入侵郑国的脚步无疑是真的把自己端上了餐桌。

那能怪宋国吗?恐怕不能。

主要还是晋国先割取郑国太多的土地,吸纳了当地的人口,尤其是取代周王室的心思藏都不藏了。

这样的晋国有理由让列国心生恐惧,特别是一直没有多少安全感的宋国……,怎么说呢,讲难听点就是不怪宋国会狗急跳墙。

晋国那么对待郑国,由于郑国一直当墙头草失去信誉,没有多少国家可怜郑国的遭遇。

宋国是什么成份?他们再多么谨小慎微,在姬姓列国的眼中永远是异类,以至于长久被姬姓列国编段子拿来黑。

晋国可以对郑国下手,一样能够对宋国动手。

若说晋国对郑国下手会让列国看戏,轮到对宋国有动作,很可能让列国争相求加入了?

以为政治正确到现代才有?不是的。

春秋时期的政治正确分两方面,无理由可以征讨异邦,另一个就是打楚国或宋国不用宣战。

楼令意识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其中宋国扮演着什么角色,必须承认宋国这一波干得漂亮。

那不是在嘲讽。

要说当前哪个国家最可能引动新局势的出现,还真的就是一直遭到排斥与鄙视的宋国。

而最能够将宋国的能量发挥出来的人就是华元。

这一位长袖善舞的宋国执政,他的朋友实在是太多,所讲的话也容易让人相信。

在过去的一两年,华元光“郢”就去了六次,不是到“郢”而进入楚国的次数未知。

华元可不止频繁前往楚国,他每每从楚国离开就要去其他国家逛一圈,到卫国的次数最多,尤其没有忘了去齐国。

关于华元去齐国,还是国佐私下向楼令透露,连华元的目的是什么都讲出来。

华元去齐国干什么?他没有直接说要联合齐国防备晋国,有机会没少提到齐桓公时期齐国的风光。

是啊,到目前为止,齐国确实是齐桓公时期最为辉煌,委实让齐国权贵阶层无比怀念。

楼令为什么对华元表现得那么咄咄逼人,不正是知道华元的份量吗?

如果不是考虑到个人的得失,让楼令产生了极大的顾虑,他甚至都想让华元回不了宋国。

并非楼令玩不起,时代的大背景摆在那里,为国争利可以做,更要顾及到个人的名声。

其实,楼令也可以充当那种为国争利不顾个人名声的表率,带动起一种新的风潮。

那种冲动不止一次在楼令的脑海中出现过,他屡次按耐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暂时不值得。

哪一天晋国之君变成自己的外孙?应该会让楼令认为值得了。

有问题吗?

恐怕没有穿越者会对君主有肝脑涂地的心思吧?真要出现那种冲动,一定是建立在私人交情之上,绝不是因为君臣的关系。

楼令不愿意为晋君周丢掉名声,甘愿用名声给外孙铺路,不正是因为有了血缘关系吗?

昏厥之后的华元得到楼氏医匠极好的照顾,出现这种意外也已经派人加急去“商丘”会知。

知会的内容当然要好好选,不可能直接说就是被吓得或逼得人给昏厥过去,说法是华元日久奔波且劳心费力伤了身子。

在“商丘”的宋国君臣,不管是出于尊重晋国的实力,亦或是尊重楼氏在医术领域上的权威,一定会接受楼氏的说法。

“中军将会一直长住都城吧?”晋君周问道。

晋君周那么问的背景是,陆陆续续有卿大夫从“新田”离开,各个卿位家族的宗子或世子也没有留下来。

“不出意外的话,臣会长住都城。”楼令其实搞不懂晋君周为什么这样问。

“几个家族都要对外开启家族私战,算是在休养生息吗?”晋君周真正想问的事情是这件。

楼令一时间没有回答。

并不是他们没事找事,面临麻烦不得不应对而已。

晋君周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几个家族面临麻烦,偏偏还是那样问。

楼氏带头侵占异邦的土地,掠夺异邦的人口。

其他家族已经在跟上了。

讲实话,各个有能力的家族在向外扩张,对晋国是一件好事,对晋君周则是不是什么好事了。

卿位家族一个个已经够强大,他们再继续壮大下去,本就是尾大不掉,可能要变成哪个卿位家族甩甩尾巴就扫死一大片人。

晋君周知道晋国有家族对外私自开战的习俗,以前再强势的国君都没有阻止,轮到现在更是无从阻止。

“一直在持续消耗,三年后……能应付高强度战争吗?”晋君周追问。

需要让楼令给晋君周答案的话,只能给一个以战养战的答复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