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第五十二章 舆论

第五十二章 舆论(2/2)

目录

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让他提心吊胆。

——那就是这本书发行之后,引发了社会上广泛的讨论,等到这种讨论扩展到社会底层的时候,风向变了。

读书人士大夫们家里看那些东西,很多时候只是猎奇,或者是作为他们决策的参考。

可是一旦传到了社会底层,社会底层一听说在关外那边的老百姓那么的幸福,天天都能够吃上肉,家里的孩子到了六岁就可以丢到学校里面,学校会教他们学习知识,还会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午餐,就觉得心里不平衡了。

因为去关外的都是犯了事的人才会发配过去,是被他们所看不起的罪人。

现在的情况是那些罪人过的比他们滋润得多,天天都有肉吃,还有很坚固的房子可以住,晚上还有“电灯”这样的东西。

那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他们对科学什么的都不懂,也不在意,在意的就是生活质量。

人家罪人过得比他们这些没醉的人过得还要舒服上百倍,这让他们生出异样的心思。

有的人觉得是朝廷做得不好,让他们过得比这人都不如。

有的人就觉得关外实在是做得太好了,想要到关外混生活去。

天天能够有肉吃,生了孩子不论男女都可以接受教育,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民间的这种议论一传播开来,池旭就慌了。

他的本意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关外的成果,知耻而后勇,走上努力学习关外成功经验的道路。

这本书一开始在读书人阶层传播的时候,也确实达到了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一些原本看不起新式学校的读书人,都将自己的子女来送到学校读书。

可是现在这个舆论风向很不对,竟然慢慢的演变成了对关外的赞誉,以及对现在朝廷的不满。

那就太危险了。

舆论发酵了一段时间,到了五月,有御史将这件事情捅到了朝廷,捅到了皇帝的面前,列举了民间对这本书的议论之后,直指池旭妖言惑众,明着是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关外,实际上就是在给方浩歌功颂德,要求斩池旭以谢天下。

有人上言之后,很多人都纷纷附和,一付要将池旭至于死地的样子。

池旭主持在京城的教育改革,已经侵犯到了很多读书人的利益。

有些读书人能够看的出来,这给天下带来的好的改变,但是有一些读书人则是看到了这给他们这些读书人带来的坏的影响。

这让他们感觉到非常的恐惧。

只不过因为现在的皇帝也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让自己能够拥有抗衡甚至压制方浩的能力,一力推行教育上的改革,他们也没有办法阻止。

但是这一次舆论的风向让他们找到了可乘之机,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这一次机会?

所以,他们参与到了这一次对池旭的攻击。

既然不能够改变皇帝想要改革教育的决心,那就将主持改革教育的那个人给搞倒,让他们自己的人来主持这一次的教育改革,就可以将教育的轨道又扳回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