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三代以降惟今上才是大国雄主(2/2)
房玄龄与魏征举盏邀杯道:“玄成,我一直有个疑惑,不知能否问你?
魏征笑道:“房公何必客气,尽管问。”
房玄龄放下酒盏,侧着头想了想道:“玄成曾经历事三主,以你之见,这三个人当中,谁更强一些呢?”
魏征端起酒盏痛饮,而后擦着嘴,凝神深思道:“蒲山公李密,一代枭雄,有恒心,有勇略,亦有担当和决断,可惜猜忌心太重,用人而疑,疑人而用,最终败亡……
房玄龄若有所思的端着酒杯。
魏征道:“夏王窦建德,仁义公正,礼贤下士,更兼起自蓬蒿,深知民间疾苦,可惜优柔寡断,心智不坚,故此兵败虎牢关……”
魏征顿住话语,看着窗外,眼神迷离:“三代以降唯陛下才谓之大国雄主!”
大国这个概念。无论古今中外,均有着多重政治含义。
西周封建。百里为国,十里为家,成王时期一口气分封出去的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中,经过数百年的相互征战吞并,所谓大国也形成了其不成文的标准。
地千里,车千乘,是为大国。
所谓车千乘,也就是国中常备兵力达到万人规模以上,春秋初期的郑国、宋国、齐国,便是这样标准的大国。
到得后来,经过政治的革新和经济的展,最终形成了齐晋秦楚这种以“称霸”形式雄踞一方的级大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均可称之为大国。
历史潮流滚滚前行,所谓大国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化中,简单的按照地理面积和军事力量级数论资排辈方式不断受到冲击,大国的概念里开始带着越来越多的政治外交内涵。
所谓大国,可使天下诸侯以臣仆事之,鼎盛时期的大国,区区一使持节,可族灭一国,班陈汤王玄策,便是大国力量的典型代表。
所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是中原大国鼎盛时期喊出的带着赤裸裸毫不掩饰沙文主义色彩的口号。
曾几何时,天可汗一怒,西域荒漠尘沙泛起,东海碧波浊浪诣天,太极宫里那个惫懒强悍的男人就是放个屁,也能在大漠草原之上激荡起赫赫风雷。
魏征突然想起陈应向他勾勒的宏伟蓝图。
ps:昨天大年夜,与家人多喝了几杯。更新延误,十二点起来码字,可惜,鞭炮声不断,多次构思都被打断……祝大家新年快乐!</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