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半仙道出世(1/2)
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将其改为应天府,136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来。
如此聪明的孩子,教书先生还从来没有见过,看到他过目不忘的本事,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为了试探真实,就找了更难些的文章,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
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而且轻松的讲解出来。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时,同样受到了老师的喜欢。
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又特别喜欢研究,经过多年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看到儿子这么好学,其父就特别器重他,为了能把他培养成为栋梁之材,不惜重金,请来了不少能人异士,教他很多特别的知识。
没有多久,聪明的刘基就学会了占卜八卦,阴阳数术,而且他博览群书,涉猎极广,这些东西,他是一看便知,一学便会,父亲请来的那些先生,最后都无法教他,只好向他父亲请辞,怕耽误了人家子弟。
刘基学业小有所成,自我感觉以是非凡,憋在心里总想有一天,试一下身手。
一晚,他闲来无事,坐在家中院外,仰头细心的夜观天象,发现客星坠于西北,占卜出十日之内,家乡肯定必有地震,乡亲狐疑,觉得他所言不实。
对于他的这个说法,谁你相信呀!所有的村人,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之处,同样也没有什么预兆,单凭一个嘴上无毛的孩子一说,可能吗?
可他并没有恢心,劝大家无论信于不信,都要做好准备,那样,等到了地震之日,就不用慌手慌脚,众乡亲觉得他所说有理,也就照他所说去做。
到了第九日,果然就来了地震,好在乡亲们早有准备,因此,大家相安无事。
从此,乡民愈加相信他了。到了后来,愈传愈神,说他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虽然有些言过,不过,他也确实有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村子里,他常常根据自己所学,来断定今天种什么能收,种什么能欠收,很准的,有一年,他察看了天象,又细心的观看了牛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