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铜雀簪与猪胆膏(六)(1/2)
“朱先生,忙着呢?”茯苓散要的那几味药刚刚才配齐,对街张屠户家的娘子便跨进了门。
“张家嫂子好早。”我转脸笑着同她打招呼。
师傅裹起纸包递给屠户娘子:“昨晚上张郎可是吃了不少酒?我家吴甲在街口瞧见他跌了一跤,夜里又起了风,酒后教冷风一扑最是伤身,再出一身冷汗,只怕要魇住,张娘子拿包补心茯苓散回去给张郎发发汗。”
这是怎么说的?我心里暗暗嘀咕,昨晚吴甲几时去过街口了,师傅又如何得知张大哥吃了酒?
正疑惑着,张家娘子将双掌一拍:“真教朱先生说着了,可不是吃了酒跌跤惊着了,后半夜说了半宿的胡话,迷迷瞪瞪的半睡不醒。我正要来问,朱先生倒想在了头里。”
说着她接过药包凑在鼻下嗅了嗅,抬头又犹豫了起来:“这药香得紧,还有人参味儿,想是副好药。这样贵重的药,不知要耗费多少嚼用。”
师傅笑呵呵地摆了摆手:“不过就是芍药、茯苓、远志、菖蒲,加了一钱配药余下的人参须子,都是些寻常药材,不值几个钱,况且前些日子拿的那副猪胆,也并不曾收我一文钱,都是左右邻里,相互帮衬着怎就论起钱不钱的话来了呢。”
屠户娘子心里委实感动,酸酸涩涩的形容不过来,连句谢话也说不好了,只拿手绞着布裙:“人都说朱先生古怪,都是乱嚼舌根子,这样好的心肠,他们是从未见过。”
这是她所能道出的最像样最真切的感激了,师傅咧嘴笑了笑:“张娘子休再客气,还是快些将这帖茯苓散拿回去熬了,好教张郎吃了。”
张家娘子心怀感激地拿着纸包回去不多时,朱心堂门前马蹄声响,我在柜台后头探身一望,却见是那位杨主簿,骑着马到了门前,身后仍旧是昨日来接的那驾马车。
吴甲问了声好,上前牵过了马,那杨三郎一脸的失魂落魄,下了马不寒暄废话,周全的礼数也浑忘了,神志恍惚地往朱心堂里头闯。
师傅瞧着倒并不十分在意,稳稳地在柜台后头坐着,笑问:“杨主簿来啦?”那神色笃定安闲,仿佛一早料定杨三郎会来找她似的。
“朱先生……”杨三郎踌躇了一阵,艰难地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若是肯收下钱财或旁的什么宝器,三郎拼尽了这点家产不要也定会付给先生,只是那支银簪……终究,终究是在下亡妻心爱之物,统共也就给我留了这一个念想,还求先生慈悲……”
“杨主簿莫不是反悔了?”师傅随手收拾着医笥,浅笑还在面上浮着,说话的口吻却不难么柔和可亲了:“对不住杨主簿,在下自有些固执,我这朱心堂自打开门以来,还从未有过退换诊金药资的先例。杨主簿能找到我这儿来,这点子小规矩总该听人说道过罢,我既认定的诊金,哪怕是尘土一撮,拿金山银山来也是不换的。”
说罢他漫不经心地合上医笥,在笥盖上拍了拍,“那谢娘子的病还瞧不瞧了?”
杨三郎的额角渗出了些许细汗,在初升的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微弱的光,他忙不迭地在额头上拭了一把,侧开身请道:“瞧,瞧,自然还是要瞧的。在下一时糊涂,朱先生莫怪。”
师傅若无其事地微微笑着,跟随杨三郎出门就要上车,我忙挎上医笥,低头跟了上去。
到了杨府,前厅、游廊、园子还是同昨日一样沉寂荒芜,谢景娘那屋没了声嘶力竭的呼痛,小婢子无措的跳腾,倒是安静了不少。
我满脑子是昨夜里见着李氏的情形,无端地觉得脖子后头有阵阵凉风,连走路似乎都缩着脖子。
杨母在屋子里陪着谢景娘,说不上来是安慰还是焦急的复杂心情,使得她脸上阴云密布。
师傅进屋冲杨母行了一礼,谢景娘忙摸索着从床榻上下地,要与师傅行礼。杨母端坐着不动,只不冷不淡地应了一声,象征性地冲他颔了颔首,算作回礼。
“谢娘子客气了,在下不敢当。”师傅接过医笥,取了腕垫,上前仔细查看谢景娘的情形,又诊过一回脉,点头道:“谢娘子的痛疾已大愈了,再吃两剂药补补气血,便无需再延医用药了。”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