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荆楚帝国 > 第五十三章 退兵

第五十三章 退兵(1/2)

目录

临近腊祭的时候,北风打着旋儿,吹得越来越来紧,鹅毛般的大雪下过,道路上的积雪深可没膝。不过就是这样的天气,咸阳城内外的车辆行人仍是络绎不绝。秦国以十月为岁首,可腊祭终究是腊祭,出来的话政治极为正确。

“禀告上卿,鱼价确涨也。”一名刚才去问鱼价的舍人快步走了过来。

“可知为何涨价?”郎晟不再注意伏地叩拜的肆吏,也不看谄笑的市令,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难道真是关东诸国亡秦之心不死?

“此事或要使人相问齐人商贾。”殖货是一门学问,舍人也不清楚齐国鱼价为何大涨。

“返府吧。”天上又下起大雪,既然问题得不到解决,郎晟只能返府了。

与迁徙渭南的秦国正朝、燕朝不同,少府仍在渭北的咸阳王城里办公。郎晟返府的路上忽然看见右丞相昌平君的马车匆匆出城。已是下午,正朝视朝早就结束,难道大王又有什么大事急召丞相前往曲台宫?

想起大事郎晟自然想到当下的战事。伐赵已经三年,可除了南线秦军攻城拔邑外,中路秦军一败再败,大将军蒙武甚至战死。蒙武是蒙骜之后,他的战死不同当年辛梧的战死。蒙武战死,消息传到咸阳一时没人敢信。

确认蒙武真的战死后,朝中立即起了争论,以茅焦为首的后党建议伐韩,唯有国尉卫缭一再坚持伐赵。再伐再败,真不知明年是不是还要伐赵。郎晟看着昌平君的车马远去,转头则见一名府吏奔来。他奇怪起来,不知道少府出了何事。

“臣见过大王。”昌平君的车马匆匆出咸阳南门,渡过渭水赶至曲台宫。赵政以三节召节急召,必定是有大事。

“坐。”不同与人挤人全都站着的正朝,燕朝是坐着议事,有的时候甚至可以歌舞飨宴。不过以今日赵政的脸色,歌舞飨宴是不可能的,他的脸寒得像一块冰。

“国尉府新报,荆国、魏国、齐国合纵伐我,”赵政环视王座下的群臣一眼,这才说出刚刚得到的消息。“众卿以为我当如何?”

“臣愿入齐以说齐王。”顿弱听到合纵就要去游说破坏。楚国去与不去都是一样,魏国楚人做相邦游说也无甚效果,所以他选择去齐国。

“齐国已与荆国联姻。”赵政脸色未变,说出了第二条消息。“齐女嫁入荆国为王后。”

“若大王不再伐赵,臣愿入齐国游说齐相。”茅焦开口了,他是齐人,出使齐国最稳妥不过。他也是后党,太后赵姬是赵人,并不想灭赵。

“臣亦请大王不再伐赵。”昌平君熊启也出言道。他牢记破坏秦国的战略节奏的使命。“大军伐赵三年,疲也。若再伐赵,四国合纵而攻我,大秦危矣。尚不如远交而近攻以伐韩,如此得寸则大王之寸也,得尺亦大王之尺也。”

“以丞相观之,何谓远交、何又谓近攻?”卫缭轻笑。他有些看不懂,为何昌平君会与后党的意思完全一致?

“赵国在太行以东,井陉久攻不克,南路秦军又有荆魏在侧,一旦荆魏出兵,大翼战舟游于大河之上,我军必危。”熊启最喜欢与卫缭对辩,每次对辩他都能有所得。

果然,他这么一说卫缭就道:“大翼战舟何惧?我不过暂使水路相通耳。”

“然伐赵三年不克,而今四国又合纵攻我,敢问国尉如何应对?”熊启心中暗喜,当即再问。

他这个问题把卫缭问住了。秦国伐赵三年,士卒确实已经疲惫,现在三国合纵出兵,气势汹汹的扑来。一战击退三国联军还好,如果战事陷入胶着,事情就难办了。

卫缭无言之际,李斯开口道:“臣以为三国出兵当在大河解冻之后,若能使人说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