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章、破城(2/2)
又等了十多天,铁木真派来了十多名铁匠,带着各种原料和工具,在山里搭建起了铁匠炉,开始按照西夏人的指点打造铁箍箍在了大炮身。
当一切工作结束了之后,在大炮的炮身里装进了少量的火药,点着了药捻子,“轰”的一下,大炮又重新发了威。
之后,西夏人的指点下,用废铁制作了一些炮弹(实心铁球),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了。这样,木华黎、博尔术才重新向之前的那座城里派出了一些前期人员混进了城里,准备内外策应打开西夏的那座城池。
要你说蒙古士兵躲藏在大山里,那座城池一定戒备森严的能混进去吗?
能,首先是西夏人并没把蒙古人的进攻怎么当回事,当蒙古大军撤进山里后他们放松了警惕;再者,西夏在当时可是一个商业非常繁忙的大国,在唐朝的时候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关键点,领有丝绸商业要道河西走廊,再加本国对粮食、茶叶、手工业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贸易是西夏经济的命脉之一。商业、贸易来往不可或缺,任何城市都是一样。
是利用了西夏国的疏忽、商业繁忙的特点,木华黎、博尔术派人混进了阿撒城,偷偷地以做买卖为借口隐藏下来,只等大军准备好了,好里应外合拿下这座城池。
在这次攻城,蒙古军第一次使用了大炮——破炮,用铁箍临时加固的。炮身本笨重,再加又加了很多粗大的铁箍更沉重了,蒙古士兵想把它运到城门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攻城之前,天还没亮的时候,木华黎下令已经进入城里的人攻城,他自己也领兵对阿撒的三个城门发起了猛攻。
还是攻不进去,无非是把一些沾了火油的箭往城墙射,用以扰乱对手。箭蘸火油,这个也是刚刚从西夏人这里学来的。
混进城里的兵可吃苦了,人数太少,虽然天还没亮,视线有些不清,但还是很快的被西夏兵给包围了,拼命地抵抗,可是无济于事,在天色转亮的时候几乎全部被杀光了,根本冲不到城门跟前去把城门打开。
不过这个时候,利用他们和另三个城门处的掩护,蒙古兵拖着那门大炮接近了另一个城门,对准了,装填好了火药和炮弹,蒙古大军埋伏在左右,只等着最后的发射。
“轰”大炮终于开火了,虽然是第一次使用,但是因为距离很近,还是准确的击了对方的城门,城门终于被打开了一个大洞。之后分列于两侧的大军,奋勇向前,使用西夏人教会的木槌,把那扇开口不大的城门撞得更大,全速的冲了进去,迅速的扩展开来,并冲向了另外的三个城门。
这时候天刚刚擦亮,西夏士兵虽然之前已经受到了先期混进城来的蒙古兵的突然袭击,但因为人数很少,很快被他们镇压下去了,所以并没有怎么紧张起来,以为蒙古兵攻不进来,正想着觅地休息呢。谁成想,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城门被打开了,蒙古兵骑马旋风一样的刮了进来。
这个时候他们的将军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马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还哪里来得及,在他们的命令生效之前,蒙古兵刮到了他们的面前,手起刀落,城内很多的西夏将军脑袋搬了家。
那些守在府誓死顽抗的,不久之后也被撞开了府门,蒙古兵大量的冲了进来。
刚刚所说的是接近第一个被撞开城门处的情形,另外三个城门不久以后也被打开了,蒙古兵从四面涌了进来,开始了大屠杀。
蒙古人一向是对激烈反抗的敌人进行大屠杀的,这是一种战术,心理战,让之后的其它各城不敢反抗,放弃抵抗主动投降,这样双方之间能少死很多的人。
这是残暴还是仁慈呢?我们先不加以评说,留给后人去评说好了。哦,对了,我们是后人。那现在没空,以后再说,我们接着往下看。
蒙古大军从四个城门涌入进来,西夏人马支持不住了,他们虽然从别处调来了很多的兵马帮助守城,但是他们主要依靠的是高城大墙,对蒙古人这种骑在马猛烈的攻击很不适应,像蒙古人不适应他们的高城大墙一样,相互间都不适应。
不过现在蒙古军队已经攻进城里面来了,他们的高城大墙失去了作用,反倒阻挡了他们试图逃跑的路,只好退缩到城里的一角,打算负隅顽抗。
可是还没顽抗多久,只听人群有人发出了一声呐喊:“旁边的城门敌军把守薄弱,我们快从那里逃出去啊!”
听到这个声音,处于绝望的西夏士兵们没做多想,也没时间多想了,呼啦一下冲了过去,发现这座城门果然蒙古兵防守薄弱,让他们终于冲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