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历史迷烟(1/2)
杨坤说的东西很玄乎,也有些冗长,但很真实,厉凌没想到,很多雾里看花的东西,能在他身上找到答案。
公元1630年,张献忠在在陜西米脂揭竿起义,成为明末最重要的农民革命武装之一。
张献忠起义后屡屡大败明军,于公元1643年占据武昌,称大西王。公元1644年,张献忠入蜀,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称成都为西京。
但张献忠入蜀后,并未过得一天安生的日子,除了与明王朝驻扎川陕的军队以及残余势力斡旋,还要随时面对蜀地官僚地主武装的袭击。
关键是,更强大的敌人来了:清王朝已经崛起,清军入关南下,剑指川陕。
清顺治三年初,国祚初定的清廷派出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张献忠大西农民军扑来。
但张献忠还有更紧迫的敌人——当时,明朝残余势力及蜀中官僚地主武装份子的代表人物——杨展领兵复夺川南州县,率师北指,
随后与张献忠的部队激战于彭山的江口,张献忠大败,退回成都,杨展由南面逼向成都。
这些明朝残余军政势力以及蜀中地主武装给了张献忠大西政权致命的打击、耗尽了大西农民军的最后一丝气数。
这一年七月,为保存实力,同时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
此时的张献忠已经有了联明抗清的决心,九月,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准备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