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电视台乱象:主编的黑镜头 > 稿子被毙

稿子被毙(2/2)

目录

原来,气温降低了,王啸鑫准备开展一场为街头流浪乞讨人员送棉衣的的活动。自2008年孙志刚案件发生后,《收容遣送条例》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救助管理办法》,这两部法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可以将流浪乞讨人员强行关进救助站,然后遣送回原籍。而后者的出台,则只能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不能限制其人身自由。因为,流浪乞讨本身也是人的一项权利。

江海川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于是一口应允了下来。王啸鑫又替江海川倒上了一杯酒:“老弟,要给自己定个目标,要想干出一番事业,你必须得让自己到达一定的层次,当然,或许你的业务能力已经具备了,但是没有职权职务,你的意图就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所以,我希望你要努力在地区台给自己争取位置,必要的时候,我也跟李安宏台长推荐推荐。”

王啸鑫的一席话,对江海川来说无疑指明了方向,是的,如果自己就是一普通小记者,人微言轻,自己做新闻的理念就无法实施下去,随便一个部门小头目就可以把自己压的死死的。比如,石老头这个小小的责编,手上掌握了发稿权,上次不一样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吗?不是刘盛阳台长最后拍板,不是李台长最后表示肯定,自己还不道过的是他妈什么日子呢。

午夜,三个微醺,江海川回到了寝室,北风一个劲的吹着,这让他头脑清醒了许多,是的,未来的前途是怎么样?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打开局面。

王啸鑫策划的为流浪乞讨人员送棉衣,江海川决定做成一个系列报道,然后取了一个名字,叫“暖冬计利”,三天的拍摄非常顺利,江海川还费了一番心思,加了开栏语,同时每期用日记体的“记者手记”代表了“本台评论”。

在稿件送审的时候,责编石为伍头也没抬:“先放这里吧,一会有空我再来看。”江海川不便再说什么。

可到了下午,江海川的稿件像被弃妇一样还静静地放在“待审库”里,原来,石老头根本就没有看江海川的稿件。

“石编辑,我的稿子……”江海川以为是石老头忘记了,于是小心地提醒道。

“噢,你的稿子呀,这稿子不发了。”老石和江海川说话的时候,始终眼睛就没有抬起来过。

“啊?不发了?为什么?这是我花了三天时间采编回来的,您说不发了,是因为稿子质量问题吗?如果是我没做好,我可以再修改。”江海川有点急了。

“不是稿子质量问题,而是你根本就还没弄清这里面的情况,你不知道吗?地区民政局还不是我们的联办单位?”石老头有些不耐烦了。

真是一块老石头!又倔又硬。不过,他所说的“联办单位”这个名词,这让江海川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便再多问,刚好,蒋望涛采访回来了,于是,江海川把蒋望涛喊到一边,问什么是“联办单位”。

蒋望涛告诉江海川,因为地区电视台每年广告收入有限,按照台里“全员创收”的方针,每个记者都有创收的任务,每年,地区有些职能单位会给地区电视台1万至5万不等的钱,每年固定播放一定数量的新闻,当然这是由记者去和对方单位的领导谈,钱到账以后,记者可以从中提成20%。

“这不就是变相的有偿新闻吗?这可是国家广电总局严令禁止的。采编人员一律不得从事经营创收活动,咱们台不至于这样吧?”江海川简直不敢相信。

“地区救助站是章俊强的联办单位,但是地区民政局还不是联办单位,如果你要是去谈成联办单位了,那么你这稿子肯定就会播发了,毕竟,得罪了联办单位,第二年还想不想从人家那里收钱了?”蒋望涛一五一十地向江海川分析。

“依你之前,我这稿子就等于白做了?”江海川懊丧地说。也难怪,自己还是第一次听到有“联办”这一说。

蒋望涛说,倒也不至于完全没戏,要么跟地区民政局去谈,要么直接找台领导开口子。江海川知道,在石老头这里肯定是打不开缺口了,于是,只好去找金方义。

在乌愣托海无意间撞见程维和老金的隐秘事情之后,江海川对老金的印像有了些微妙的变化。走进老金的办公室,他正在打电话,从表情上看,满面春风,时不时还把大班椅旋转一下。见到江海川进来了,金方义示意江海川先坐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