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 第5章 朕许你开海之权

第5章 朕许你开海之权(2/2)

目录

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后者点头,“自居庸关后,昌平、沙河即无险可守,亦无重兵云集,闯逆只需赶路便可。”

“以闯逆行军速度,最迟明日午时,便可抵达京师。”

“两日内能到京师勤王的援军根本没有。”

“而京师虽有高墙铁壁,整28里城墙,仅靠不足万人的散兵游勇,哪怕五丈匀一人都匀不过来,饶是陛下赐下重赏,将士俱都效死,又如何守的住”

“再者说,此时城内人心躁动,将无战心兵无余勇,只怕到时候闯逆还未攻城,城便破了。”

吴襄分析的很到位,而这些朱由检也都知道。

可他有不得不走的理由。

整个京师七千万两白银,足够他攒出一支能跟李自成对抗的大军!

一旦离开,这种机会恐怕就不多了。

江南虽然也有钱,但前世和崇祯的记忆里,都清楚记得,江南属于士绅富商的天下。

自己只有一千铁骑,很容易翻车。

就算要走,也得把京城的银子捞干净再走!

沉默片刻,朱由检沉声问道。

“可有守城之法”

这下轮到吴襄沉默了。

低头叉手,不再开口。

“建奴去年刚换了幼主,多尔衮正愁找不到盟友呢,吴卿你说建奴要是和闯贼联盟,朕可如何是好啊。”

死寂的沉默中,朱由检忽然说了一句莫名奇妙的话。

这番话精准击中吴襄最深的恐惧。

吴家能在关宁军中说一不二,靠的就是与满清若即若离的关系,以及大明对边防的重视。

靠着左右平衡,他们一家子才能坐享荣华富贵。

而一旦大明倒了,无论是满清入关,还是李自成做大,关宁军的处境都将极为尴尬和危险。

吴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陛下……真不是老臣苟且避战。”

说着说着吴襄突然跪地,铠甲与青砖相撞发出闷响,“京城实不可守,纵然卫霍光武再世,也无法领着几千太监败军抵抗几十万闯逆贼兵啊!”

“那你需要多少人,才能撑到关宁军抵达”朱由检搓着剑柄宝石,盯着吴襄双眼问道。

“这……关宁军每年耗费辽饷四百万两,养兵二十万。”

眼见皇帝还把希望寄托于关宁军,吴襄终于卸下伪装,从怀里捧出账册。

刚刚他的表现已经足够引起皇帝重视了。

只要能说服皇帝南迁,那到时候皇帝和朝堂重臣就只能指望距离最近的关宁军护驾。

唯一军权在手,还是护着皇帝脱离险境。

这般泼天的功劳,仅次于从龙之功!

不管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实际……实际兵员不足三成,而能战之兵,仅三万关宁铁骑。“

朱由检翻看着触目惊心的贪墨记录,语气却出奇平静,“所以你们父子故意放纵建奴入寇,好让朝廷离不开关宁军“

“陛下可知广宁之战后,辽东将门过的是什么日子”

“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七年,辽民死了九成!我们不是在养寇自重,是在给辽东百姓留活路!”

“若是把员额补满,那整个辽东除了军营就再无一个男丁了!难道要让妇孺老弱耕田,守着寒冬冻死吗”

这番话让朱由检想起前世看过的《满文老档》,那里记载着辽东汉人的惨状。

不过吴襄的话,也就听听得了。

这帮军头一个个心里精明的跟鬼一样。

眼见外面天色已经大亮,朱由检也没继续试探吴襄的时间。

这老小子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他是京师内唯一有点军事才能,上过战场,指挥过大兵团战斗的人。

而明末剩下能打仗的将领,几乎都被崇祯给砍干净了!

仅剩的几个大将,如周遇吉也在前几天战死,朱由检有些映像的黄得功此时还在江北,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用他,朱由检就无人可用,总不能让他这个普通人学微操达人上去骑兵左移五步吧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忠心的人,只要对方利益和自己利益在同一阵线就够了。

等事后有钱了,该杀杀,该砍砍!

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亲自为吴襄整了整铁甲。

“爱卿不必说那么多,只要守住京师,朕许你吴家开海之权。”

吴襄浑身剧震。

多年来他们走私人参貂皮,最远不过到朝鲜。

若真能合法经营海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