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第256章 雁来是没有这样的雅量了。

第256章 雁来是没有这样的雅量了。(1/2)

目录

元和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这一日的天气很好,白昼时风轻云远、丽日当空,入了夜月明星稀、天河疏淡。

雁来的心情也很不错。

很奇妙,在长安待着的时候,她对这里并无太多的归属感,而且因为事务繁忙、情绪始终不高,但难得有机会出去,忙了一通再回到长安,竟也生出了一种“总算能松一口气了”的念头。

虽然雁来不想承认,但那确实是一种类似回家的感觉。

就算只休息了一晚,她就又要进宫上班,处理那些仿佛永远都批不完的奏折,也没有影响雁来的轻松与愉快。

怎么说呢,出门一段时间,再回来接手工作的感觉,有点像是登录了几天没上线的放置游戏。固然会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忙,但收获无疑也是十分丰厚的。

雁来之前要求谏官们写的策论都交上来了,上面还附了几位宰相的评语;翰林院和秘书省已经完成了跟枢密院的交接,顺利上手工作;枢密院也并入察事院,开始筛选和整顿宫中内侍;住在兴庆宫的德宗、顺宗朝太妃都已陆续出宫,接受子女奉养;国库有钱了,户部已经做完明年的预算,只等她批复;朝堂上,本年度各级官吏的“大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方上,藩镇军队被分流成几个部分安置完毕,地方官员的考核结果也已经送到长安……

总之,无论前朝还是后宫、中央还是地方,似乎都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气象。

何况工作虽然既多且繁,但翰林学士和秘阁学士们都已经替她做了整理,处理起来条理分明,效率自然也很高。

所以上了一天的班,回到燕王府,雁来也不怎么疲倦,还是很有精神。

见月色正好,她就换了个形象,打算出门去逛逛。

虽然朝廷至今也没有发布过取消宵禁的命令,但长安城的夜晚,热闹得已经跟后世没什么分别了。

就算不做别的,只是街道两侧高高挂起的各式各样的彩灯,就足够令人驻足叹赏良久。

这人间的烟火,将市井映照得一片辉煌灿烂、光彩炫目,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天上的异象。毕竟就连星星和月亮的光彩,跟城市里繁华的灯火一比,也要黯然失色的。

不过在夜晚仰头望天,并且对无垠的宇宙发出种种叩问,几乎已经成为了人类刻在基因中的本能。

某个瞬间,终于有人叫出声,“啊,月亮被吃掉了一个角!”

月食发生了。

如果是在从前的长安城,这变故会立刻被还没未入睡的人察觉,但现在,因为这满街的灯火,人们竟然连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都说不清。

不过由此而产生的慌乱,却也没有稍减半分。

月亮被吃掉了,这终归是一件不太符合常理,因而似乎预兆着不祥的事件,自然也让人惊惶不安。

人们骚动着、议论着,有人仰了头呆呆地看向月亮,也有人惊慌地躲回屋里去,但更多的人,则是下意识地将视线投向了身边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天兵们。

玩家非常兴奋。

就是说,虽然在现代,所有特殊的天象都能提前预测到,气象台还会发布观测攻略,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来说,刚好在那一时刻处在一个适合观测的地点,亦或特意在那一时刻来到某个适合观测的地点,都并不那么容易做到。

所以玩家虽然可以将其中的原理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亲眼看到过月食的人,恐怕还不如原住民多。

也所以,难得有这样的体验,哪怕是在游戏里——或者正因为是在游戏里——属于玩家那颗无所畏惧、又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立刻蠢蠢欲动起来。

于是第一个人叫了起来,“天狗吃月亮啦——”

周围的玩家都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跟着大声喊,“天狗吃月亮啦!”

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发现玩家语气中那种没事找事、兴风作浪的意味,但此刻的长安百姓,显然已无暇去分辨这些。

连玩家都那么慌,他们当然只有更慌。

不过人的情绪真的很有趣,当身边有足可依靠的人时,大部分人遇到了难处,第一反应都是求助。可一旦察觉这依靠并不怎么牢固,大部分人其实也会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譬如此刻,许多人就着急忙慌地从家里翻找出镜子。

时下,人们认为镜子是有灵的,甚至有一种专门的占卜叫做“镜听”,就是对着镜子询问自己想占卜的事,然后揣着镜子出门,遇到的第一个人说的话,就能预示吉凶。

嗯……通常是独守空闺的少妇用这种方式来占卜郎君的归期——至少诗歌里是这么写的——所以这事还不能张扬,得避着人干。

而镜子,在很多时候,也是能够跟月亮联想到一起的。所以长安风俗,月食时人们会用镜面去映照月亮,或者干脆直接将镜子丢出去“砸”月亮。

所以,雁来不过是站在坊墙下迟疑了片刻,还没想好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一块巴掌大的镜子就从天而降,砸到了她身上。

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