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第253章 翰林学士比雁来更希望考试赶紧结束、女官赶紧上任。

第253章 翰林学士比雁来更希望考试赶紧结束、女官赶紧上任。(2/2)

目录

这样的细节,她一时还真想不到,好在有玩家。

糊名和誊抄若是能推广开来,应该可以遏制晚唐时期士族把持科举,寒庶上进无门的情况。

……

玩家带回了新的命令,主考官自然没必要再坚持。

他是受了请托,但现在有天兵盯着,就算是那些贵臣们亲自过来主考,想来也不敢反对糊名,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这边玩家着急忙慌组织人手连夜誊抄试卷,那边考生们回到住处,却没有急着入睡,或者说,都有些睡不着。

科举考试本来是不提供住处的,所以很多贫寒考生会寄住在寺庙里,租金低廉不说,还能蹭和尚的饭。但京中没有那么多女尼和女冠,这些女考生就不太好安置。

以王霄为首的京中贵女倒是提出,可以借房子给她们住,但是被玩家拒绝了。

在大唐,权贵资助考生的情况很普遍,虽然也有确实倾慕某人才华的情况,但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为了做好人好事。

这些女官只要能入仕,肯定会被雁来重用,不能跟长安城的势力牵扯太深。

正好之前长安城里控制着的那些宅院都被改成了廉租房,干脆拨出几处来安置这些考生。条件不算太好,就是普通的集体宿舍,一间房住四个人,若是住不惯,也可以自己花钱出去租房。

这会儿考生们吃过宵夜,暂时都睡不着,便聚在一起说话。

这不仅是她们第一次参加考试,也是她们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长安、进入皇城,所以今日所见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从生理和心理上,给予了她们双重的震撼。

不过最后,话题还是要落回考试上。

甚至有人将参考书搬出来,对起了答案。

见状,就有人兴奋道,“我今日见到了薛先生!”

“什么薛先生”

“就是薛涛薛先生。”说话的考生指着对方手里的书,“这书就是薛先生编的,你怎么连她都不知道”

拿书的人翻到前序一看,落款还真是薛涛。

这套书据说是摄政王身边的女官编的,上面不仅介绍了科举考试的种种细节,还精选了大唐历年可靠的优秀诗赋、策论,以及六经之中经常考到的热门篇目。

这些东西,那些高门世家出身的考生不需要,对她们却是解了燃眉之急。

就有人问,“你在哪里遇到了薛先生”

“自然是在考场里。”

“原来薛先生也参加了这一科的考试!”

“不止呢,听说还有宫中的女官也要参加。”有消息灵通的人道,“就算是摄政王殿下看好、想要的人才,也须得通过考试,才会任用,如此才算公平。”

众人都赞叹起来。

但也有人泼冷水,“说什么公平,我们如何能跟她们比”

这话一说,众人高昂的情绪都渐渐低落了下去。

是啊,在家的时候,以为自己的才学十分出众,可是走出来,才发现外面还有那么多厉害的人,只是她们原本生活的世界太小了,看不见这些。

不说薛涛等已经是女官的人,就说朝中那些高官权贵家的女儿,肯定也比她们更出色。

沉默了一阵,又有人看不过去,大声道,“不管怎么说,我们有机会来京城参与这一科的考试,这就是公平。考不过,只能说明我们不如人,一味的丧气有什么用须得加倍用心努力赶上才是。我们这样的出身,便是男子,想要出人头地也难,但总不能因为难,就干脆放弃吧”

“就是,不能白费了摄政王为我们争取到的机会。”

“若是觉得自己考不上就要放弃,那趁早别考了,还省些笔墨。”

大家互相鼓着劲儿,各自回房睡了,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

其实按照大唐的制度,正常的考试流程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天的贴经考试结束,考官连夜阅卷,给出成绩,第二天考生们入场之后,要先宣布昨天的成绩,不合格的直接黜落回家,合格的才能继续参加今天的考试。

但这不是要糊名誊抄吗,所以卷子还没批完,于是按照雁来的指示,干脆让所有考生都考完三场。

今日试诗赋。

在现代人看来,作诗似乎是一件又难又简单的事。

难是因为自己不会,而且作诗的讲究和规矩也多,就觉得极难。简单是因为看多了那种援笔而就、文不加点的故事,就觉得对于有才华的古人来说,这应该很简单。

所以孟郊、贾岛那种搜肠觅句的写法时常为人所讥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