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原则上应该是不太合理的,不过现在原则在你手里。”(2/2)
她放下手中的文件,面色也变得和蔼了几分,也不寒暄,就直接宣布了翰林学士的工作调整。
翰林学士以后就不再是兼职,而是本官了,有品级、有官署的那种,工作范围自然也相应扩大,除了原本的草拟诏书、以备咨询之外,还要跟秘书省一起负责奏折的整理、分类以及上传下达。
这件事雁来虽然准备了很久,但事先一点风声都没透出去。几位翰林学士现在入宫值守就是走个流程,本来都有些心灰意冷了——见不到皇帝的翰林学士,还算什么天子近臣
如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虽然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但总算是个好消息。
雁来满意点头,又说,“政务繁忙,你们尽快将原本的差事交接清楚,明日便开始上任吧。”
几人又是一愣。
按照现在的规矩,工作调整都会给一段时间的假期,依照官品和任职地点不同,假期的长短也不一样。
但雁来不给假期,也算是一种信任与倚重,他们自然不能拒绝。
这还不够,雁来又让张云敏叫一些天兵来帮他们搬东西,尽快安顿下来。
几位翰林学士:“……”怎么感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玩家才不管这些,兴冲冲地帮忙去搬家。这动静着实不小,所以很快,翰林院的工作变动就在皇城中传开了。
虽然还没有开始做交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翰林院这是夺了枢密院的权。
能从宦官手里抢到好处,而且还是如此至关重要的权柄,朝堂上下顿时都欢欣鼓舞,而不偏袒宦官的雁来,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英明睿智的主政者。
就连这权柄要跟女官分享,都没有影响众人的振奋。
对此雁来只是一笑置之。
这种好话听听就得了,谁都不会当真,等下次有什么事,他们骂她的时候,就会将现在对她的称赞忘记了。
……
翰林学士的本职不是在中书门下两省,就是在六部,因此很快就交接清楚,将东西都搬到了翰林院,而后又到延英殿来报到。
才到门口,众人就看到了等在殿外的白居易。
一个玩家立刻兴奋挥手,“老白!”
另一个玩家吐槽,“你这么叫,我会觉得你在叫白展堂。”
前一个玩家:“……还真是。但是叫小白更奇怪吧,感觉有点像是在叫猫。”
她们没有掩饰音量,不止旁边的李绛等人听到了,白居易也听到了,只能上前一步,拱手道,“各位称呼我的字即可。”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这种申明并没有什么用,下次她们还是会混着乱叫。
说了这一句,白居易便转过身,跟几位同僚打招呼——他之前曾在翰林院与他们共事,关系比一般的同事亲近一些,尤其是李绛,不仅是很照顾白居易的前辈,还替他在皇帝面前说过许多好话。
“乐天啊。”李绛看着他,心情颇为微妙。
当初白居易被发配到洛阳的事,他也劝过,奈何皇帝不听。后来听说白居易跟天兵走得很近,甚至加入了丽正书院,李绛心里既觉得可以理解,又有点埋怨他不够贞节。
雁来和她手下的天兵当然算不上是乱臣贼子,但也绝不是忠臣良将。
结果一转眼,雁来入主朝堂,大家又重新变成自己人了。
这其中的感触,大概连李绛自己都说不清楚。
相较而言,白居易的心情倒是十分坦然,还向李绛道了喜。
听他提到这个,李绛忍不住问道,“乐天什么时候回翰林院”
翰林学士算是一条青云之路,当几年学士,本官升转几次,再加知制诰,或是转中书舍人,就能直接入阁拜相了,以元和年间的宰相调动速度来说,差不多也就是四到六年——京官是两年一迁转。
现在翰林院成为本官,迁转路线虽然还没定,但职权范围已经扩大了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已经掌握了部分相权。
奏折的整理和分类,听起来是个杂活儿,但是朝中大小事务的轻重缓急,都在他们手中。
谁的奏折先送,哪一封放在最上面,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不小。何况那么多奏折,雁来不可能全都亲自去看,不重要的可能直接交给他们处理,重要的也会让他们将重点归纳总结出来,写上处理建议。
这已经是宰相的职权范围了。
所以在李绛看来,雁来既然执掌朝政,肯定会用他自己的人,翰林院剩下的那两个空额,要不了多久就会补上。
而白居易理当占据其中一个。
但白居易却笑着摇头道,“我想外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
听到这话,几位翰林学士都惊呆了,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发烧说胡话。尤其是李绛这种入仕之后就一直在朝中任清要之职的,更是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