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第184章 天兵可太知道该怎么用朝廷的资源,去办他们自己的私事了。

第184章 天兵可太知道该怎么用朝廷的资源,去办他们自己的私事了。(2/2)

目录

现在这个水陆转运从事是他的第二任官,恩主郑余庆看重的是他的诗才,对他的工作也没什么要求。自从去年冬天孟母生病之后,孟郊就不怎么去坐班了,所以诸人之中他最闲。

不过雁来找他,主要是想看看他能不能胜任这个笔杆子的工作。

虽说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纯粹地搞搞文学,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但偏偏这个时代,文学和政治密不可分,诗文写得最好的那一批人都想做官,孟郊也不例外。

好在词臣也是臣,而且是大唐最清要的官职,他要是能干,那就皆大欢喜。

孟郊一动笔,雁来就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无法适应工作了。

就算她没干过公务员,也知道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不是一回事,但孟郊显然没有这种认识。他的诗是什么样子,公文就是什么样子。写诗奇崛瘦硬,那叫风骨,但公文写成这样,总觉得是在挑衅所有阅读的人。

但放在这里竟意外地合适。

雁来之前已经展露过锋芒,这回也是去提过分要求的,所以文章不用写得太客气,冷硬一些反而效果更佳。

果然啊……再怎么冷门的人才,都总有适合他发挥的战场。

反倒是孟郊自己有些不安,“恐不可用,宜再召他人拟写。”

“我觉得挺好的,就用它了。”雁来安慰他,“你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用不用是我要考虑的,不用担心。”

孟郊还想说什么,雁来已经拿起写好的奏章,递给郝主任,让她干正事去,自己则是拉着孟郊坐下,询问他编书的事宜。

果然,孟郊立刻就忘了奏折的事,注意力迅速转移。

……

虽然天兵的行动很自由,但是安西军的奏折还是会经过正规流程送上来的。

所以,当听说有天兵想要面奏时,新任的枢密副使梁守谦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想了想,干脆来找俱文珍商量。

俱文珍听说他来拜访,也松了一口气。

上回皇帝想换宰相,咨询过刘光琦,最后却没换成,反倒是李藩被长流岭南,刘光琦就病了。这个病真假参半,视皇帝的态度决定该不该好,但皇帝显然并不怎么想让他好起来,虽然并未批准刘光琦致仕的奏折,却提拔起来一个梁守谦。

虽然说的是让梁守谦暂代杂务,以便刘光琦能安心休养,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一休养,八成就不能再回来了。

不过这一点,俱文珍和刘光琦都有所预料。

皇帝想分权的心根本藏不住,他们作为姻亲和同乡,同掌机要、互通有无,自然是最该分的。只是两人都有拥立之功,再加上时局复杂,才没有轻动。这回他们搭了台阶,皇帝果然立刻就下了。

从俱文珍和刘光琦的角度,在这个时候激流勇退,也未必是坏事。

当然,退也不能全退,对宦官来说,如果在皇帝身边没了位置,在宫里也就没了位置,下场也不会有多好。所以像现在这样就不错,既配合皇帝的想法,达成他想要的结果,同时自己也可以缓缓抽身。

不过俱文珍在御前的时间少了,刘光琦换成梁守谦,确实有些不便。

他不打算跟对方走得太近,但也不想交恶。

如今梁守谦主动上门请教,释放善意,他自然要接着。

“既然人都已经来了,那自然要见的。”听完情况,俱文珍便直接道。

“但如此咄咄逼人,陛下会否不悦”

俱文珍真心实意地叹了一口气,“天兵咄咄逼人,也非止一日,咱们这个差事,可不好当啊!”

梁守谦本就是谨慎缜密的性子,骤居高位,也没有得意忘形,如今真正跟天兵接触,意识到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多难做,就更没有半点自矜之心了,低头道,“还请俱公教我。”

俱文珍果然也不藏私,“你现在看天兵桀骜、咄咄逼人,却不知她们这还守着规矩哪!放心吧,便是陛下,也不会说什么的。毕竟……今日若拒了她,明日来的说不定就是那位雁帅本人了。”

长安城里就有一个传送点,所有人都知道。

那位雁帅也可以使用天兵的传送点,这一点该知道的人也知道。

毕竟人现在还在洛阳待着,也没有掩藏行踪的意思。

但是安西军的奏折还是走流程,她从来没有亲自跑到长安来办事,甚至经过长安的时候都没有惊动任何人。

这算是她跟皇帝之间的默契,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若非必要,他们不会见面。

这对他们,对两边的臣子都好。

所以,只要天兵还守规矩,他们就要给面子。当然,朝廷肯定不能予取予求,天兵提的要求也未必都要答应,但不能在求见的时候直接拒绝,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

“我明白了。”梁守谦道。

他是个聪明人,俱文珍稍微点一下,后面这些他自己就能想到。

正所谓送佛送到西,俱文珍见他若有所思,已是心领神会,便又道,“不过,须得先问清楚他们是来做什么的,先告知陛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