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雁来被弹劾了。(2/2)
“哦,这个郗公不用担心。”雁来倒是很坦然,“天兵会自己管自己的。”
郗士美看她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忍不住道,“难怪京中传言,说你管不住这些天兵……”原来是一直偷懒,根本没管过。
雁来挠了挠头,“嘿嘿,也不算说错嘛。”
管不住,也没必要管,只要让他们养成习惯,能够大致遵守游戏世界的规则就行了。
这也是她没直接将新玩家召唤到长安来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督促一下玩家升级。
过了三十级之后,雁来的升级速度就越来越慢。虽然她现在的面板数据,智力、体质和敏捷都已经拉满,能打能扛能跑,对升级已经不那么急切,但一个月都升不了一级,还是有点过分了吧!
不过新玩家还是要招募的,顺便再来一次游戏更新——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得亏一直有别的事情转移玩家的注意力,倒也没人抱怨过,但雁来也不能真的大撒手不管。
……
皇帝在兴庆宫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到大明宫。
他没留任何人在身边服侍,所以俱文珍也不知道他在兴庆宫到底经历了什么,只能感觉到皇帝整个人看起来沉静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压抑了。
这也让俱文珍松了一口气。
之前的皇帝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撞,一味的急切,根本静不下心来面对当下的困境,只一味地想找一个立刻就能破局的办法。
但天兵的局要是那么好破,也没法在西域站稳脚跟,甚至反制其他大势力了。
吐蕃使者至今还住在四方馆里呢,可见他们也奈何不得天兵,只能顺着她的节奏来。
虽然皇帝认清现实的速度太快了,还是让俱文珍感觉有些怪异,但想想这位陛下的性子,又觉得是正常的。
当年俱文珍为了对付先帝手中的革新派,要选择一个皇子来扶持,其实李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他是皇长子,妻子又是郭子仪的女儿,被德宗、顺宗两朝皇帝寄予厚望,只要按部就班便可上位,宦官拥立的功劳就不明显了。
是李纯主动配合了他。
当时改革派威势不小,俱文珍也很需要李纯身后的勋贵集团支持,两边这才一拍即合。
或许这位陛下就是那种越是遇到大事,越是能冷静以对的性子,之前只是太猝不及防,所以乱了方寸,如今知道势不可违,也就清醒了。
他的判断是对的,回到大明宫,李纯就主动提起了一件之前一直被搁置的事,“之前安西大都护上奏,请求允许跟随她过来的百姓进入大唐境内,准了吧。这事尽快去办,让他们在上元之前进入凤翔府,在那里过节。”
“是。”俱文珍立刻应下,正要下去吩咐,又听皇帝道,“还有让这些百姓回乡探亲、祭扫、埋葬先人的请求,也一并准了。”
俱文珍脚步一顿,“这……是否要派遣神策军随行,以免天兵行事无所顾忌”
“不必。”李纯神色冷淡,“朕记得,安西镇兵多是从山东、河北一代招募的吧”
“是。”
“那就随他们去吧,正好河北三镇素来不驯,乃是藩镇祸乱之源,就让天兵去跟他们碰一碰吧。”李纯道。
俱文珍心想这倒是一条计策,既然天兵没法对付,那就想办法利用起来。
只是驱虎吞狼,遗祸无穷啊……
不过他也知道,当下皇帝和朝廷所面对的局势,已经由不得他们考虑那么长远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见皇帝没有别的要说,俱文珍便上前几步,从堆成小山的奏折里挑出了相应的那一封,捧到案边放下,朝外面看了一眼,试探着问道,“陛下,老奴去叫人”
李纯却没那个耐心,直接道,“你来写。”
俱文珍的心砰砰跳了起来,他打量了一下皇帝的脸色,见他不似说笑,便当真提笔在奏折后面写了批复,再将它递到皇帝面前。
李纯垂目看了一眼,用朱批在后面写上“准奏”二字。
亲眼看到他落了笔,俱文珍提着的一颗心也彻底落下了,紧接着就是无尽的喜悦。
接受表奏、传达皇命,本来是枢密院的职能,由左右枢密使负责,他这个左神策军中尉是绝对不能染指的。
但现在皇帝金口玉言,给了他这份权力!
俱文珍那天跟吐突承璀说的都是真心话,他吃过落魄的苦,才更加能够看清,像他们这种依附于皇权而生的怪物,离开权势就没法活得像个人了。
比起默默无闻地苟活在掖庭的某个角落,直到某天被驱逐出宫,俱文珍更愿意手握大权,轰轰烈烈地死去。
所以哪怕明知道李纯现在的处境不妙,李唐皇朝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极有可能走不出去,他还是欣然接受了李纯的赋予的权力,甚至主动将自己打磨得更锋利,去做他手中的那柄刀。
反正就算皇室千秋万代,一个宦官所能够得势多久也是说不准的事,那又何必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