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2/2)
军侯憨笑说道:“俺们都知道,俺们早就想去庄古县,不止俺们,许多乡亲都想去哩。”
还灵着实有些意外,也有些好奇,他很想知道外人对于庄古县的评价是什么。
毕竟一直以来他要么蹲在庄古县搞粮种或者基建,要么就是跑到“国外”去搞事情,对于周边关心并不多。
哪怕建立了商队也放手让秦舞阳去折腾,只要不赔钱就行,所以对于外界的看法还真没怎么了解过。
当然就算了解了他也比较无所谓,如今大秦还处在小农经济时期,地域封闭性很强,再加上庄古县的特殊,其他地方的人评价是好是坏也影响不到太多。
所以还灵在听
只不过这个故事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在外人的口中,庄古县似乎就是世外桃源一样。
虽然以前遭遇过几次大灾死了不少人,但是近些年来风调雨顺,粮食收成多了起来,县令还会想办法带大家致富,老百姓一辈子图的就是个吃饱穿暖再给后代留下一点家产。
这些自然都是他们向往的。
还灵听后笑了笑,风调雨顺这个……好像是跟他有关系,毕竟好歹是瑞兽,以他的本领镇守一国有点难,但镇守一个县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其实还灵做得也不算多,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庄古县境内的路刚修了个七七八八,通往别的县城的路还是以前的模样,就算他想要通商都做不到。
要不然也不可能就秦舞阳他们这一个商队,那个商队里都是妖怪,身体素质比较强,走南闯北都没什么问题,换成普通人可能一口不干净的水都能要命。
是以还灵只是笑了笑说道:“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想让黔首平安过日子也不容易。”
这些人收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他们会根据这些片面的信息脑补出更多美好的事物,实际上庄古县也就是比周边的一些县城强上一点,远不能让还灵满意,偏偏事关民生又不能着急。
军侯小声说道:“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税收,俺们听说庄古县的税低。”
这倒是真的,除了国家定死了的税率他不能改,庄古县一切苛捐杂税都没有,能免就免,县衙账上不够的话还灵还会自己贴补。
这些都是别的县令做不到的,有的时候不是县令想要收税,而是不收税很多事情做不了。
比如说挖水渠之类的,就算利用徭役并且让黔首自带干粮,你总要准备工具吧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支出。
还灵这里不仅他自己掏钱,时不时还让小妖怪们去干活,这些小妖怪比人类效率高多了。
可不能因为他能做到就要求所有的县令都这么做,他自己不缺钱,而且就算钱再多对他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修炼又不用钱。
普通人吃喝拉撒还要养着一家人,更何况千里做官只为吃穿。
还灵也不能断了人家的后路,所以只是说道:“那是因为之前庄古县遭灾太重,所以近些年在免而已,以后步上正轨该怎么收还要怎么收的。”
他说完又问了一句每年普通黔首还能剩下多少粮食。
虽然各地的税收不太一样,但每个县令都有一条线在那里,超过了一旦被朝廷知晓就等着掉脑袋吧。
正好他手下的兵哪怕都是咸阳附近的也来自不同郡县,能够对比分析一下外面的情况。
让还灵意外的是大部分家庭交完税之后留下的粮食最多也就是能糊口罢了,饿不死,但也吃不饱。
这也是军侯等人听闻还灵想要把他们全家迁到庄古县还欢欣鼓舞的理由,实在是各种传闻中庄古县的人日子都过得很好。
明明这些人以前大部分都是难民,甚至还有很多是赵国难民,凭什么他们反而比大秦子民过得还好
还灵又问了一句他们的税收,一开始他还怀疑有县令中饱私囊,虽然有律法悬在头上,但钱帛动人心,有的时候明知道是犯法也会忍不住去做的。
好在咸阳附近的这些官员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胆子都没那么大,或者说他们的前途比一时的金钱重要,所以倒也还算老实,可这样还留不下多少粮食就很有问题了。
还灵只好又问他们的收成,这才确认是粮种的问题。
他有些疑惑问道:“你们没有开始种新粮种吗”
虽然大豆改良还没见成效,但是小麦和水稻都已经改良了许久,这么多年也没推行出去吗他依稀记得这件事情是扶苏负责的,所以他大哥在做什么
军侯听后先是茫然了一瞬,继而了然:“您说的是麦子吧可那东西种来做什么呢”
还灵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你们平日里吃的就是它,你说它能做什么”
军侯十分诧异,他作为基层军官需要做的就是听命令和指挥,对于粮草只要知道够
哪怕之前吃到了新奇的食物也只是随口问一句,对于食物的原材料也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