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请太子吃“鸿门宴”!(2/2)
至于挟持族中子弟的家小,也不过是作为一道额外的预防措施罢了。
今日在场的袁氏子弟,像袁弘那般背离袁氏的,仅有他一人,其余人皆心向袁家。背叛袁家、揭发检举袁基谋逆之事,出卖袁基对他们又有何好处
即便在汝南袁氏抄家灭族之时能保全一条性命,可家族破灭之后,他们也必将沦为下等士族,甚至能否保住士族之名都犹未可知。
作为家族余荫下的既得利益者,在这个时候背叛家族,这显然是一条只求活命而难以求富贵的道路!
至少在汝南袁氏尚未陷入绝境之前,这些袁氏子弟是不会出卖宗族以谋求活命的机会的。
更何况,若是此事成功了呢
那他们可就成了皇族宗室子弟了!
袁术越听心中越是惊惶,偷偷瞥了一眼袁隗的面色,又看向此刻格外凶戾的袁基,忍不住问询道:“兄长,我们未必非要走到谋反这一步吧即便太子敌视我汝南袁氏,无非在太子这一朝,我汝南袁氏隐匿一两代人便是,何至于如此决绝”
说话间,袁术的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绞动,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唉,公路,你想得太过简单了。”袁基叹了口气,微微摇头。
毕竟家族是将他朝着领袖方向培养的,而袁术这位任侠好义的胞弟,则是被朝着武将和地方大员的方向培养,欠缺了几分对于时局的敏感性和大局观上的认知。
“我汝南袁氏究竟凭何立足于世是代代涌现的年轻俊才,还是四世三公的威望,亦或是家族的底蕴与财富”袁基缓缓站起身,双手负于身后,俯视着袁术,断喝道,“都不是!”
“先祖在世时,汝南袁氏并无如今这般光景,我们所倚仗的,是家学,是《孟氏易》这本今文经!”
“《孟氏易》的解释权在我们手中,只要官学依旧是今文经,族中子弟便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仕途,而其他想要进入仕途的士人,也会前来投靠我袁家!”
“但如今局势已然不同,太子大力推崇古文学派,我敢断言,不出五年,古文经必将取代今文经,成为大汉的新官学。”袁基俯下身子,紧紧握住了袁术的手,重重地拍了拍,语重心长道,“若《孟氏易》失去官学地位,我汝南袁氏无论是威望、人脉,还是日后族中子弟的仕途,都将落人一等。若是太子再对汝南袁氏怀有敌意,那我汝南袁氏恐怕连三流士族都不如,甚至不得不与那些豪强为伍了。”
“公路,我们若再不奋起反抗,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百年家业,便要葬送在你我这一代手中了!”
“我们这并非是谋反,而是在自救!”
若是换作旁人,袁基断然不会如此详细地解释,但眼前之人是自己的胞弟,若兄弟俩在思想上都无法达成一致,又如何能团结整个汝南袁氏的力量,来谋划这等大事呢
袁术闻言,垂着脑袋默然不语,但袖子下的双手却紧紧攥着拳,指尖也因过于用力而泛白。
让他沦落与那群不入流的豪强乃至与贱民为伍
良久,袁术左手心中涌起一阵杀意,下意识按住了腰间长剑,手臂微微有些颤抖,声音沙哑,道:“大兄所言极是,我们这是在自救,而自救……”
“必然冒犯根源!”
袁术低垂着的头缓缓抬起,脸上浮现出一丝狰狞,目光阴鸷,道:“不如直接让刘辩小儿消失!”
袁隗望着那双阴鸷的眸子,抚着须髯的手微微一颤,微微颔首道:“公路继续说。”
眼见这位向来严苛的叔父如此,袁术也不再顾忌什么,直言道:“只要刘辩小儿一死,他又无子嗣,天子亦无其他子嗣,再趁乱将天子暗杀,雒阳城内必然大乱……不,天子不得人心,关东一乱,四方边郡必乱,整个天下都会乱起来,而这就是我袁家的天时!”
“届时,大兄前往豫州,借举族之力广纳英豪,积聚粮秣;叔父前往冀州,召集门生故吏,许诺冀州百姓免除三年赋税,以此聚揽河北人心;我袁公路则前往荆州招兵买马,自北向南连成一体,这天下未必不能姓袁!”袁术声音低沉,却难掩亢奋之情。
袁基和袁隗听闻袁术这番谋划,也不由对袁术略有些刮目相看。
过往的袁术虽有些血气和小聪明,但也仅仅局限于小聪明而已。然而此番袁术的这番谋划,即便是袁隗和袁基二人有心挑刺,却也不得不肯定这份方略的可行性。
“至于如何让刘辩小儿消失……”袁术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道,“四百年前,那位霸王在新丰鸿门放过了他刘季,难道今番我汝南袁氏还能重蹈覆辙”
(30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