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给孤封了车骑将军府!(2/2)
无论刘翊此举是否依旧有养望之嫌,但君子论迹不论心,这般举止已然胜过了不知多少自诩清流的士人。
而后刘翊在接受太子府征辟令与几名友人赴雒阳途中,一路将车马珠玉全部换成钱财接济了路途中遇见的饥民,最后险些饿死在途中。
若非刘辩担心刘翊久未抵京是在途中遇到盗匪,令豫州刺史王允派人沿着官道搜寻,否则这一行人全都得饿死。
经此一事,刘辩也算是确认了,这位宗亲真就是个纯粹的老好人,完全没什么心眼子的那种,否则也不至于救济他人救济到差点把自己的命也搭上的地步。
但哪怕是到了雒阳,刘翊这个老好人还是时常将钱财换成了粮食,时常带着两名仆从去城外接济流民,若非他专门派了绣衣直指暗中保护,刘翊早就被那群流民撕成几块了,而他又不喜因行善而扬名,便索性将打着太子的名义行善,耗费的却是他的私人财产。
“他刘子相总不能去一趟大司农府途中,还能将车马抵押换成钱粮接济流民去了吧”刘辩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丝调侃的笑,旋即好似猛地反应过来,佯怒道,“不对啊,他现在乘坐的车马是太子府为属官准备的公务用车,这厮要是敢拿去换钱,看孤怎么收拾他!”
陈宫、王朗和钟演皆是发出一阵善意的轻笑,他们都知道刘翊的性情,虽然觉得他仁善过了头,却也不会因此而瞧不起一位仁者,也都知道太子是不会因此处罚刘翊。
不多时,刘翊终于满头大汗匆匆赶来,却是带着一卷奏疏。
没过多久,刘翊满头大汗,脚步匆匆地回了太子府,手中还拿着一卷奏疏,神色慌张,呼吸急促,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殿下,臣……臣……”
刘翊一一副气喘吁吁的模样,急促道:“殿下,此奏疏,请殿下御览。”
见刘翊这样一副着急忙慌的模样,刘辩也是好奇地接过刘翊手中的奏疏,但看到第一句话的时候便不禁眉头紧蹙,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臣让稽首再泣血以闻:殿下承椒房之嫡,负斧扆而践祚,然弑弟于掖庭,囚父于北宫,此獍枭之行也。孝元之世,史丹犹护储君;戾园当年,江充尚畏人言。今椒闱泣露,陵庙蒙尘,纵使天命在躬,能无愧于董狐
且夫挟书争于壁藏,章句裂于石渠。齐鲁诸生方束帛贽师,而殿下骤改弦辙,岂非断寒门青云梯孝武擢卫霍于行伍,殿下黜何进于帷幄。贾诩阴鸷而居帷幄,孟德谲诈而握州符,更使阉竖秉枢机,此岂守文之主所宜为
臣闻殷鉴未远,在夏后之世。愿亲贤臣而远阉宦,则汉室虽危犹可系也。若纵鹰犬搏噬,恐茂陵铜驼,他年尽没于荆棘矣!”
两侧陈宫、王朗和钟演三人原还想调侃刘翊何来之迟,但眼见太子脸色愈发阴沉,攥着竹简的手都有些颤抖,纷纷起身看向太子。
何遂高,你这匹夫欲寻死乎!
令边让骂孤不忠不孝,又将孤批判成与奸臣阉党厮混、死后无颜面见历代大汉先君的殷纣、夏桀之君!
然后再劝孤该如同孝武皇帝信重卫霍那般,对他何遂高委以重任!
他对何进一再容忍,念着何进与何皇后的兄妹之情,又念着当初他能回宫多少也有何进向天子的退让和妥协,可何进却一而再再而三挑战他的底线!
刘辩气得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双手紧握拳头,指关节泛白,心中杀意也愈发浓烈。
“把边让拘来。”刘辩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声音颤抖地说道。
陈宫作为太子庶子,上前一步,微微有些发懵,边让是兖州大儒,他也是兖州人,自然听过这个名字,小心翼翼地试探问询道:“殿下要传唤谁”
“是拘!”
刘辩怒吼着,猛地站起身来,一脚踢翻面前的桌案,桌案上的奏疏落了一地,瞪着一双腥红的眸子看向陈宫,眼睛仿佛要喷出火来,咆哮道:“孤说把车骑将军府令史边让拘来,是拘,拘!”
陈宫被太子怒吼,吓得脸色苍白连忙伏于地请罪。
然而刘辩却没有心思搭理他,看向典韦、许褚二人,道:“典君明、许仲康,领三千太子府卫士,给孤封了车骑将军府,其府上之人无有孤的诏令,任何人一律不得外出!”
“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包括他何遂高!”
(28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