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太想进步了!(2/2)
他本意并非是逼杨赐站队在他这一边,那半块杏糕不过是离间计罢了。
杨赐是个君子,也是位智者,他相信杨赐不会在大朝会上与他这位病恹恹的太子计较偷吃杏糕这样的小事,也相信杨赐即便不愿意接受太子的分享也不会让那半块杏糕落在地上。
太子赐,岂可辞
这是礼!
而只要杨赐接过了那半块杏糕,那一切就由不得杨赐做主了,这就是他的阳谋。
却没想到,这位老太尉竟然也主动选择踏入他设好的陷阱,虽然结果比预期要更好,这位老太尉索性顺势站在了他这一侧,但让他总有一拳打在上的感觉。
而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刘辩也缓缓起身,迈着步子行至大殿中央,面色颇为不悦地看向郭图道:““郭公则,汝区区四百石太子庶子,安敢弹劾司徒公孤令汝等参赞朝议乃是希望汝等可向朝中群臣学习,将来好为孤分忧,汝便是这般为孤分忧的”
制止争论,自然要先批评自己人。
但敏锐之人也当即觉察到,太子看似公正,先批评了自己的属臣,却也将郭图的“诬上罪”和诋毁诽谤轻描淡写地说成了弹劾。
弹劾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弹劾错了处罚便是,但绝不是“诬上罪”那般重惩。
“殿下,臣知罪。”
郭图俯身行了一礼,他弯下腰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嘴角也微微上扬,尽管礼仪得体,但那抹得意的笑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
这一切本就是太子与太子府属臣们商议好的,由他郭图打头阵,而后其余太子府群臣除不知情的卢植与荀爽外,会一一与其余反对者进行辨经。
只是没有人想到袁隗居然无人帮衬,更没想到郭图竟有如此诡智,不辩经义,反倒是将矛头直指袁隗的私心。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袁隗昏了头竟然亲自站出来反对。
太子的政令损害了三公的权益,但绝不能由三公站出来反对,如此必然会被人指责存有私心、贪恋权势,这也是卢植这个获利者不会选择站出来的原因。
只是袁隗急了,因为今文学派江河日下之势而焦虑,又乍然间听闻自身权力被稀释,昏了头竟然亲自站出来反对。
而后太子转过身,将目光落在了袁隗的身上,眼神中带着一抹失望之色,摇了摇头道:“司徒公,他郭公则年轻,不识大体,司徒公乃是当朝司徒,向来老成持重,即便一片公心,又岂可于庙堂上与他不顾体面如妇人般争闹”
太子也同样将袁隗被指责贪恋权势之事一笔带过,也给了袁隗一个体面,袁隗自然也愿意借坡下驴,俯身道:“殿下所言甚是,老臣知错了。”
他不能不下啊,好歹太子在明面上对郭图言罪,对他言错,给足了他这个司徒体面。
局势如此,他独木难支。
若是他当真不要这份体面,太子恐怕当真要找人帮他体面了!
想到此处,袁隗的后背也不禁微微发凉,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因为太子是当真有罢免他的机会和借口,更能有足够的人支持这件事。
三公之中两人投效了太子,凭借弘农杨氏三世三公的影响力,足以与他汝南袁氏对抗!
只是他方才全然没有想到杨赐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背叛了他,而他和杨赐可是姻亲啊,杨彪娶的是他嫡出的亲妹妹!
杨伯献,你这个老匹夫!
(2532字)
——
ps:唉,昨天又是应酬,今天三更打底,试试能不能四更,做不到三更起步作者没有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