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告衣巾(2/2)
输了,没想到自己比陈凡多进学几年,文章却还是及他差之千里。
败了,败就败在自己太自矜自豪,过惯了对渔民们颐指气使日子,习惯了对待县学周教谕的高高在上。
头,太久没有低下,他已经不知道低头是什么感觉了。
以至于今天不仅没有低头,还昏了头,在杨廷选面前摆出平日里对待那些渔民时的姿态。
杨廷选看着沈彪,其实心中也有些后悔。
观其人文章,已经颇具气象,只要再潜心琢磨几年,或许就能乡试中榜。
可自己刚刚因为太过厌恶对方,将沈彪逼入了墙角,如今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一脸丧气地沈彪躬身朝杨廷选做了一揖:“请县尊赐我纸笔。”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只见他转身回到桌前坐下,蘸墨挥毫。
陈凡在其旁边,侧眼看去,顿时大惊。
《告衣巾呈》
“例请衣巾,以安愚分事:窃惟住世出世,喧寂各别;禄养志养,潜见则同。”
“老亲年望六旬,能甘晚节;而某齿将三十,已厌尘氛。”
“出序如流,功名何物?揣摩一世,真拈对镜之空花;收拾半生,肯作出山之小草。”
“乃禀明于县尊,敢告于师长,长笑鸡群,永抛蜗角,读书谈道,愿附古人。”
“复命归根,请从今日。”
“形骸既在,天地犹宽。”
“谐我良朋,言迈初服。所虑雄心壮志,或有未堕之时,故于广众大庭,欲绝进取之路。”
“伏乞转申。”
看到这,陈凡心中巨震,这《告衣巾呈》是写给教官张邦奇的,由张邦奇同意后转呈给一省的大宗师。
刚刚杨廷选说,若是文章写得不好,便要夺他衣巾。
而沈彪这个彪呼呼的家伙,直接不要杨廷选夺了,我直接申请取消自己的生员功名。
这特么……不是打杨廷选的脸吗?
如果真要让他将这篇文章递给杨廷选,沈彪死不死,陈凡不关心。
可杨廷选那就彻底成笑话了。
可杨廷选和张邦奇两人都自持身份,不会在人家写作时查看的,这时,张邦奇正好奇地看向沈彪,转而又看向陈凡眨了眨眼,仿佛在问:“到底写什么呢?”
陈凡面露急切之色,摇了摇头,示意他要出大事了。
张邦奇先是一愣,随即好像意识到了些什么,他顿时也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时,沈彪已经签字画押好了,正准备站起。
张邦奇还没想出对策,陈凡却不能再等。
于是他抢先一步躬身对杨廷选道:“县尊,沈彪虽然不守县学规矩,但念他文章中有一句【道经于下而财之源达焉】尚算不转不深,不跌不醒,请大人便宽饶他一回。千错万错,也是之前那周教谕治学不严,方才流毒至今!”
说完,他朝杨廷选眨了眨眼。
杨廷选正愁着怎么借坡下驴呢,闻言顿时大喜,于是黑着脸道:“既是文瑞帮忙说项,那便还依原罚,降一等吧。”
这下子轮到沈彪尴尬了。
他原来是抱着“必死”的信念,“遗书”都写好了,现在怎么个事儿?特么敌人不来了,那遗书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呢。
看着茫然的沈彪,杨廷选又生气了:“你刚刚写得什么?”
沈彪:“啊?啊……”
我写得什么?我写得“揣摩一世,真拈对镜之空花;收拾半生,肯作出山之小草”。
我写的“长笑鸡群,永抛蜗角”!
有些纸面上的东西,过了那个劲儿再读……
就很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