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离经叛道(1/2)
杨廷选看着院中那群“弱鸡”,心中真真儿生出“夏虫不可语冰”的感觉。
文瑞高论,这些人竟然难窥其中一斑,同样是县学生,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偏偏就在此时,之前抢着跟陈凡打招呼的一个老附生大胆上前拱手一礼道:“陈学兄,刚刚您说了这么多却让我糊涂了,义利之辨,你前面大谈义,后面陈词却一直在谈利,那到底你主张的是什么呢?岂能自相矛盾?”
听到这话,一群附生点头如捣蒜,脸上纷纷露出越听越糊涂,你赶紧来解惑的表情。
杨廷选见状,眼珠子都快翻上了天,一个个“穷经皓首”,却还要去请教刚进县学的陈凡。
可以见得,这些人平日里都在空费朝廷钱粮,也不知当时是怎么考过院试的。
张邦奇本来就想着借陈凡整顿县学,只有让他们看到自己与陈凡差距,自己将来才能更好拿捏这些人,所以他笑着道:“文瑞,你给他们说说吧。”
陈凡是真得不想再解释了,华夏不管是书画还是言谈,都讲究个“留白”,说的太多,反而失去了余韵。
但看着一帮老附生那副“求知若渴”的表情,陈凡只能点了点头道:“县尊、学老师,我试述一二。”
刚刚还满脸不耐的杨廷选,此刻却若和熙春风般轻轻点头:“文瑞辛苦了。”
众人:“⊙﹏⊙∥”
陈凡并没有直接开讲,这种牵涉到哲学的问题,很容易将自己绕乱,他在脑海中将自己的理解整理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大家想一想,若是劝梁惠王施行仁义的人,换成苏秦、张仪之辈,会是什么景象?”
众人闻言一愕,怎么又岔到苏秦张仪去了?
陈凡笑道:“我想苏张二人若是站在大贤的角度,他们不会直接了当去违拗梁惠王的意思!”
“这般人一定会拐个弯,婉转的对梁惠王说,我有一个使魏国得到最大利益的长远之计,你梁惠王想不想听?”
卖关子,吊着梁惠王的胃口!
众人这却是听懂了,全都莞尔一笑,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陈凡接着道:“等将梁惠王的胃口吊足,他们才会慢条斯理说,如今天下是如何混乱,道德沦丧,人人都在渴望仁义。那大王你不妨如何利用仁义,如何以仁义为口实,颁布一些政令,那么天下的人民都到你魏国来了。”
“你魏国有这么多人口,领土也会增加,国家富强了,自然你的霸业也就成了!”
“迎合了梁惠王的心理,又道他们听从他们的说辞,慢慢施行仁义的政治。”
说到这,陈凡突然话锋一转。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学说,都是以求利为原则的,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不能获利的,这种文化,这种思想,就不会有价值。”
一言罢,四座惊。
就连杨廷选也不可思议地看向陈凡。
这,这怎么能如此说?
什么都言利?
按照陈凡的意思,就连儒家的经典,之所以能够存在,也是因为“利”,而不是因为“教化”?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沈彪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怒斥”道:“胡说八道,大贤孟子开宗明义便说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难道你觉得大贤说的话也是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