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北镇抚司密报,宣府军情,八百里加急(1/2)
“锦衣卫指挥使!”
“臣在!”
“速速调派人手,前往各地军镇,将各军镇的监军太监,全部押回京城!”
“记住,要活不要死!”
刘禅下令道。
“臣,锦衣卫指挥使,马顺领命!”
“都察院!”
“臣在”
魏贞快步走出。
“以都察院之名,召回北地各镇巡查御史回京述职!”
“随后从京中遴选良才,速速补任北地巡查!”
“这新补任的御史,该怎么选,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刘禅开口道。
“臣明白!”
“臣领旨!”
魏贞拱手回应。
“同时,召江浙,湖广两地御史,即刻回京述职!”
刘禅想了一下,再度开口道。
“陛下,三思!”
“江浙,湖广两地,有着数十万大军平叛,此刻正是战时,贸然调走监察御史。”
“恐上下失衡,左右失序!”
内阁首辅曹鼐劝谏道。
“上下失衡,左右失序?”
“曹首辅,这些年,你说的这些不是早就发生了嘛!”
“怎么着,还缺这么一会?”
刘禅说着。
“臣不敢,臣只是据实而陈!”
曹鼐拱手道。
“行吧,江浙和湖广不是北方,不能一概而论之,既然此时不宜征召回京。”
“那就再加派人手巡查吧!”
“让他们去给朕看看,到底是什么叛乱,竟然这么难以平定。”
“兵部尚书邝埜,右侍郎于谦,都御史魏贞,首辅曹鼐!”
“你们四个每个人都给朕拟一个名单上来,朕要亲自遴选江浙巡抚,湖广巡抚!”
“臣等领命!”
四人纷纷站出,拱手行礼。
此刻,对于皇帝的旨意,所有人都缄默不语。
但群臣的目光,还是若有若无的在吏部尚书王直和皇帝二人之间来回。
此刻,面对着皇帝诏意,最难受的人应该是吏部尚书王直。
因为皇帝要用人,一个直接通过都御史魏贞确定了,另一个则点名四位大臣来遴选名单。
可这四位大臣之中,却没有吏部尚书王直,这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这位吏部尚书还是陛下刚刚提拔上来的,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大的人事变动,且吏部一点响动都没有。
难不成今日之事,是陛下早有预谋?
不少官员开始不由自主的冒出这个念头。
“诸位爱卿,今日内事稍安,该定外事了!”
“瓦剌鞑靼四路大军来犯,这四路到底是哪四路?”
“我大明朝又该如何应对?”
“兵部,讲讲吧!”
刘禅直接点名。
“陛下,根据前线斥候和大同宣府等军镇快马传回来的消息。”
“瓦剌鞑靼兵马共分四路:”
“第一路北元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率军攻辽东!”
“第二路鞑靼太师阿剌知院攻宣府!”
“第三路瓦剌太师,首领也先入寇大同!”
“最后一路,斥候探得有两千瓦剌骑兵,直奔甘州而来!”
兵部尚书邝埜禀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