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初见雏形(2/2)
当听到\"秘鲁矿\"三个字时,她突然眼睛一亮:\"连云港保税区还有五万吨现货!\"
三小时后,中远航运的快速货轮\"致远号\"破浪启航。胡清亲自坐镇驾驶舱,将航速提到21节,这意味着一百五十海里的航程可以压缩到七小时。代价是每小时多烧两吨重油,但比起全岛停工待料的损失,这笔账谁都算得清。
---
今天,
陆羽在高铁工地见证了教科书级的抢险。当央铁十五局的钻头穿透溶洞顶板时,注浆泵立即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压入地下。
工程师们搬来北斗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地脉变动,确保填充率达到97%以上。
\"这比港珠澳大桥遇到的溶洞还复杂。\"满头白发的勘察院院长举着岩芯样本感叹,\"你们用微型震源炸药诱发可控塌陷,再注浆形成人造基岩——这法子该写进工程案例库!\"
夕阳西下时,三座桥墩的沉降监测仪终于亮起绿灯。陆羽接过工人递来的盒饭,坐在钢筋堆上扒了两口,转头问周栋:\"预制梁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
\"连夜赶工,耽误的十二片梁三天内补齐。\"
周栋翻开施工日志,\"倒是水泥厂那边的建设...\"
---
岛南的水泥厂正上演着另类\"战争\"。总控室里,来自海螺集团的技术员和本地工程师吵得面红耳赤。\"掺12%粉煤灰绝对不行!可矿渣微粉库存见底了!\"
突然响起的推门声让所有人安静。陆羽拎着两袋水泥样本走进来,袋子上\"三天强度不合格\"的标签刺目显眼。\"试过钢渣粉吗?\"他把样本扔在桌上,\"宝钢每天有三百吨转炉渣,热闷处理后比矿渣活性更高。\"
技术员们面面相觑。三小时后,第一批钢渣粉通过刚建成的传送带投入立磨机。当黎明第一缕光照进化验室时,检测员举着试块冲出房门:\"三天强度达标!还超出标准两个点!\"
---
六十天后,风沙岛迎来历史性时刻。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注入航站楼屋盖,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完成封顶。八百台无人机在天空拼出\"基建奇迹\"四个大字,工地上的欢呼声震得海鸥群惊飞而起。
陆羽站在观礼台上,望着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和绵延数公里的港口吊机。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是梦晴发来的照片——\"致远号\"正在卸下第五船秘鲁铁矿,而钢铁厂的高炉已冒出第一缕青烟。
海风裹挟着焊接火花掠过脸颊,陆羽想起一个月前岛上还只有简陋的临时板房。
此刻脚下的土地,每平方米都凝结着七万立方混凝土、两千吨钢筋和无数人的汗水。
他打开全岛广播,声音随着四通八达的管廊传遍每个角落:\"现在进行西华港奠基仪式,各施工单位就位——我们比原计划提前了四十八小时。\"
这个时候,风沙岛基础建设已经初见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