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晋安的担忧(1/2)
“虞国使臣进京了?来议和的竟是惇亲王和三公主?” 在听到寒霜带来的消息时,晋安非常这诧异,心中顿时泛起层层疑惑。
要知道,在上一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虞国派使臣进京议和这档子事儿。她清楚记得,舅舅带领震北军浴血混战,最终险胜,可代价惨烈。
而舅舅却在战场上重伤,当时已无力支撑后面的谈判事宜。当战报传回到京城的金銮殿上,满朝文武听闻前线捷报,先是一阵欢呼,可紧接着听到统帅重伤、急需派人前往北境谈判时,大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愿意接下这谈判重任,毕竟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前往北境谈判,能否达成对晋国有利的条款,稍有不慎,便可能沦为千古罪人,成为朝堂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 。
后来是张老太师重新穿上朝服,毅然自荐奔赴边关,最终在那里签订了休战条约。为此,张家的威望在朝中更上一层楼。一时间,朝堂上下、京城内外,人人都传颂着张老太师的英勇事迹。
大家纷纷感慨,张老太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本应在府中安享晚年,却为了晋国的安危,毅然决然地奔赴遥远的边疆。也幸亏有了他的运筹帷幄和过人的智慧,最终签订休战条约,护得了晋朝边境的安稳太平。
反观震北军,多年来与虞国浴血奋战,历经无数次惨烈厮杀。战场上,他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不知有多少热血儿郎倒在血泊之中,战损人数竟超过大半。军中将领身先士卒,同样伤亡惨重,自己的舅舅身为震北军统帅,更是身负重伤,险些丢了性命。
可那时,朝堂上下、市井之间,众人的目光似乎都被张老太师远赴边疆签订休战条约一事吸引,口中谈论的皆是太师的功绩与威望。而震北军多年来的艰辛付出,那些浴血奋战的过往,以及他们为守护晋国边境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却渐渐被人遗忘在角落,鲜少有人提及。
舅舅重伤回京后,拖着病体调养,却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赞誉,仿佛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事、满目的疮痍都未曾发生过,晋安此时想起都觉得实在令人心寒 。想来舅舅的早逝同这些也必定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不过这个惇亲王晋安还是有些记忆,所说是休战后来没几年虞国内乱,就听闻虞国内乱,惇亲王顺势上位,成为了虞国新主。至于是不是惇亲王发动的内乱,晋安并不知道,那个时候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上面。
可这虞国三公主,晋安绞尽脑汁,记忆里也寻不出半点与之相关的印象。她微微皱眉,黛眉紧蹙成一个 “川” 字,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这惇亲王不管日后有没有发动内乱,单看他能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顺势上位,就绝非等闲之辈。此次前来议和,背后指不定藏着什么盘算。想到这儿,晋安秀眉紧蹙,心里明白,自己必须得做些准备,不能对这变数坐视不管。略一思索,她决定去见父皇,提醒父皇有所提防。
晋安站起来,正准备吩咐寒霜陪自己去一下父皇那边,却又想到了什么,折身去到书桌前,抬手拿起毛笔,略一沉思,便在纸上奋笔疾书,寥寥数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