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药方到手,午饭糊了?(1/2)
朱棣在一系列刺激后,再加上酒劲作用,出现了短暂的情绪上头,这才出现了失态的情况,甚至失去了一位帝王该有的理智。
而这是压力一瞬间被彻底释放,才会出现的场景。
但做了几组深呼吸后,他已平复下来。
听见陈羽这样说,他当即道:
“陈兄弟你说得对,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了,你陈兄弟有圣人志,岂能以俗物相送。”
“只是陈兄弟方才所说抗生素该如何制作?药方又是何物?”
“麻烦你将方子写下,哪怕天山雪莲等名贵药物,我也保证,寻遍天南海北也要取来!”
陈羽咂了咂嘴,感觉今天的老朱有些装逼啊。
先不说之前要什么给什么。
光是现在的药材,张口就是天山雪莲起步。
但他只当老朱是因挚爱病情,所以导致有些激动罢了。
“老朱,药方中的药材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天山雪莲更是根本用不到。你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找来一些平常物件即可。”
朱棣听后一愣,在他看来,能治疗如此顽疾的药材应该非常名贵。
他不怕自己搞不到,只是怕搞到的时间来不及。
可是如果都是一些平常物件,那就好办了。
“陈兄弟,需要什么方子只管写给我,我保证在抓完药之后立马销毁,绝对不留下痕迹!”
古代有很多名医,但几乎没有人把医术完整地传承下来是有原因的。
因为很多中医师都是通过师徒关系进行传承,师傅会将自己的医术、经验和理论口头传授给徒弟。
这种方式不仅包括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涵盖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
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在这些医师眼中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形成‘垄断’。
在他们的认知里,如果不通过“口传心授”,而是着书的方式,那么只要会识字的话,岂不是就可以不用拜师学艺,也能做医师。
那还得了!
所以这也是从千年之前,最早出现的职业垄断。
而永乐帝着作的永乐大典作用之一,就是打破垄断。
他感觉御医“口传心授”这个办法非常不靠谱,人总会有昏聩的时候,每次看病都是一大串的药材。
要是记错一次,岂不害了病人。
所以下令,对目前全国的所有医术编纂进入永乐大典内。
当然,
这是针对其他人,假若陈兄弟不想将这个秘方泄露,他一定会尊重对方的选择。
谁知,陈羽无所谓的说道:
“什么泄密不泄密,医者仁心,当以救治性命为己任,好的方子就应该拿出来共享,藏着干吗?”
朱棣点了点头,将这句话记在心中。
看到没有,这就是格局。
等他回去之后,就将陈兄弟的此法,编纂到永乐大典医学栏目首页,并且着名:
陈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