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弦断青楼(6)(1/1)
此后,苏澈常常前来“绮梦阁”,他的目的纯粹而坚定,不为寻欢作乐,只为与林嫣谈诗论画,听她倾诉往昔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相聚,都似一场心灵的盛宴。在庭院之中,春花烂漫,粉白花瓣如雪般纷纷扬扬飘落,洒在二人肩头。他们并肩漫步,时而驻足,苏澈俯身拾起一片花瓣,轻轻置于林嫣掌心,手指不经意间触碰,仿若一道电流划过,二人相视而笑,时光仿若静止;屋内,墨香四溢,苏澈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林嫣在旁轻声吟诗,声音婉转,分享彼此的才情与见解,墨香与诗意交织,欢声笑语回荡;一同憧憬着未来,幻想有朝一日能远离这尘世喧嚣,寻出一方净土,男耕女织,相伴余生。彼时的他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仿若这世间的污浊都与他们无关。
然而,世俗的偏见、身份的鸿沟,如同天堑一般,横亘在他们面前,难以逾越。苏澈欲为林嫣赎身,将她带出这青楼苦海,可消息一经传出,便遭到家族的强烈反对。苏家人围坐一堂,个个面色铁青,长辈们手拄拐杖,重重敲击地面,发出沉闷声响,厉声斥责道:“那林嫣身为青楼女子,身份低微,若是进了苏家的门,定会辱没门楣,让苏家沦为他人笑柄!”家族长辈们轮番上阵,对苏澈苦口婆心劝说,甚至以断绝关系、断送他仕途之路相威胁。苏澈虽满心悲愤,却又深知家族势力盘根错节,自己若一意孤行,不仅救不了林嫣,还会连累她日后遭受更多苦难。
林嫣知晓后,心中如刀绞般疼痛。她看着苏澈日渐憔悴的面容,眼眶深陷,双眸布满血丝,心中满是不忍。在一个清冷的月夜,月光惨白,洒在阁楼上仿若一层薄霜。林嫣强忍着泪水,眼眶泛红,嘴唇微微颤抖,劝苏澈离去:“苏郎,你我本就身份悬殊,这尘世的枷锁太过沉重,我不愿因自己,毁了你的前程。你走吧,忘了我……”
苏澈泪流满面,泪水肆意流淌,打湿衣衫,他怎舍得就此放下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可望着林嫣决绝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已无力改变。
苏澈离开那日,林嫣强撑着身体,双手紧紧扶着栏杆,指节泛白。她站在青楼阁楼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泪如雨下,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栏杆上,溅起微小水花。那离去的身影,仿若带走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徒留下无尽的悲凉。此后的日子里,林嫣仿若失了魂一般,每日只是机械地应付着青楼的营生,往昔灵动的才情好似被尘封,眼神空洞而绝望,她的心,随着苏澈的离去,也一同被埋葬在了那个月夜。而苏澈回到家中,亦是闭门不出,将自己沉浸在书海之中,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孤独的身影。他试图用知识麻痹内心的伤痛,可每当夜深人静,林嫣的一颦一笑总会浮现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那未曾实现的梦想、未竟的爱情,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此后,林嫣依旧周旋于这青楼之中,强颜欢笑,卖艺不卖身。只是每一次拨弄琵琶,弦音愈发哀愁,仿若在低吟着她这坎坷的一生。岁月悠悠,红颜渐老,曾经的风华绝代,在时光的侵蚀下,渐渐褪去。清晨梳妆,她拿起铜镜,手指轻轻抚过镜面,镜中映照出她眼角新添的细纹,原本娇嫩的肌肤变得粗糙,眼眸中的光彩也日益黯淡,每日对着铜镜梳妆,看着镜中逐渐陌生的自己,心中满是无奈与哀伤。
而林嫣的故事,却如同那风中的柳絮,在东京城的街巷中四处飘散,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声叹息,道不尽大宋盛世下这缕幽殇。每当有人提及“绮梦阁”的林嫣,听者总会摇头轻叹,为她的命运感慨万千,也为这繁华背后的悲凉世事唏嘘不已。
但在林嫣心中,那段与苏澈共度的短暂时光,仿若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虽短暂,却足以照亮她余生的黑暗。哪怕孤身一人,她也会带着这份回忆,在这红尘中,慢慢走向未知的尽头……哪怕前路荆棘丛生,她也不再惧怕,因为心中有光,那份爱与温暖,已然成为她在这冰冷世间继续前行的勇气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