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永平候伏法(1/2)
英国公张茂闻言,顿时面色大变。
然后满是愤怒的道:“胡说八道!血口喷人!方阳!你想做什么!”
另一边,永平候谢林在听到方阳所弹劾的事情之后,顿时便觉得脊背一阵发凉。
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方阳看着犹如怒目金刚一般的英国公张茂,也不生怯,而是淡淡道:“英国公你不该问我想做什么,你应当问问你的心腹,永平候想要做什么。”
楚雄眉头紧皱。
看向方阳,满脸严肃的问道:“方阳,你可有证据?”
“回禀陛下,臣有证据,还有人证。”
说着方阳便将陈胜给他的信件拿了出来。
楚雄接过方阳手中的信件快速看了起来。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楚雄一张脸直接黑如锅底。
随后目光看向方阳,语气冰冷的道:“你说的人证何在?”
“人证就在神机卫之中,此人乃是神机卫新任都尉陈胜,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京营南营都尉。”方阳不卑不亢的回道。
“京营南营都尉,在你神机卫担任都尉?”楚雄面色冷的可怕。
方阳则是点点头。
然后继续道:“不错,正是因为陈胜职位被人花钱顶替,这才加入了神机卫。”
“传陈胜!”
楚雄一声冷喝。
王保当即复述一遍。
不多时,陈胜便被带了过来。
“这封信中所写,可都是真的?”楚雄目光冰冷的看着陈胜。
陈胜不由心底一慌。
但还是咬牙道:“不错!陛下,此信正是小人写的。”
英国公张茂眼看着气氛越来越不对,不由心头一阵发慌。
便道:“陛下,信可否给老臣一观?”
“哼!”
楚雄冷哼一声。
随后便是直接将手中的信丢给了英国公张茂。
张茂恭敬的将信打开,不过是看了几眼,顿时额头冷汗直冒。
然后满是震惊的看向永平候谢林。
谢林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永平候!你上报的那些调职校尉,皆是因为有人出钱要顶他们的位置,所以才这么处理的吗?”张茂压抑着内心的怒火问道。
若是真的,那他这个五军都督的职位,当得可就真是太失败了。
在英国公张茂说出有人出钱顶位置的时候,永平候谢林就知道,他完了。
于是便直接跪倒在地,满是忏悔的道:“陛下恕罪!臣只是一时糊涂啊!”
‘轰!’
英国公只觉得脑海之中一声嗡鸣,整个人都晃动了一下。
那原本苍老但精神抖擞的身躯,此刻宛如一个迟暮老人一般,手中捏着一封书信,站在那里。
永平候认罪,那他英国公的一世英名,就这么没了。
于是,英国公张茂颤巍巍的跪倒在地,声音悲切无比的道:“陛下,臣乞骸骨!”
楚雄看着面前如此的英国公,只觉得一阵恍惚。
当年先皇战败,皇叔肃亲王带领亲卫将先皇从包围圈中救回。
但也因此被困边境,大楚的担子,顷刻间便压在了他这个尚未及冠的太子身上。
正在京师人心惶惶,群臣不知该如何的时候,这位老国公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整合北境卫所,兵分两路。
一路护卫京师,一路便由他亲自带队,前往边境支援先皇,将其迎回京师。
可以说,英国公张茂和皇叔肃亲王一般,都算的上是大楚的擎天白玉柱了。
但和皇叔肃亲王相比,这英国公张茂则是低调的多了。
而且对他这个皇帝也是忠心耿耿,于情于理,楚雄是都不希望他乞骸骨的。
于是便道:“英国公虽监管失职,但五军都督府刚刚完成轮值,暂时不宜轻动,但有错不可不罚。”
说到此处,楚雄顿了一下。
然后继续道:“免去英国公五军都督府都督一职,暂代京营都督!”
“臣!谢陛下恩典!”英国公当即谢恩。
很明显,陛下这是给他留了情面。
虽然五军都督的身份没了,但是还保留了京营都督一职。
这明显是想给自己戴罪立功的机会。
果然,接着便听楚雄道:“刘大夏!王鏊!”
“臣在!”刘大夏和王鏊齐声回道。
闻言,楚雄继续道:“刑部、兵部协助英国公清查京营买官卖官一事。”
“臣领旨!”三人齐齐回应。
随后,楚雄目光落在永平候谢林身上。
目光一片冰冷。
“永平候谢林,买卖京营官职,其心可诛!”
楚雄话音一顿。
随后语气中满是不可忤逆之意。
“削除永平候爵位,家产充入国库,女眷打入教坊司,男丁发往北境充军,永平候择日问斩!”
‘哐当!’
永平候谢林一屁股坐在地上,整个人犹如一滩烂泥一般。
楚雄则是看都懒得看他一眼,直接挥手道:“压下去,让他交代清楚所有买卖官职的事情。”
话音未落,顿时便有人上前将人带走。
眼看着永平候被拖走。
一众大臣皆是面面相觑,这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
将谢林押走之后。
楚雄道:“摆驾,回宫!”
“恭送陛下!”
一众大臣纷纷行礼。
而楚雄则是道:“方阳,你和朕一起回去!”
“是!”
方阳应了一声,当即跟上。
一路上,方阳全程默不作声。
楚雄也没说什么。
眼看着就要进入京师。
楚雄这才幽幽道:“怎么?对朕的处理不满意?”
“臣不敢。”方阳果断回道。
“不敢,那就是有了。”楚雄缓缓开口。
方阳见此,也没解释。
楚雄则是道:“现如今强敌环伺,五军都督府五位都督刚刚完成轮值,若是此时再给京营换帅,北蛮若是来袭,那京营就乱套了。”
“另外一点,纵使朕将英国公的官职被全部卸掉,那你觉得还有谁能掌管京营?是交由肃亲王,还是交于兵部?”
“这两方,不管交给谁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方阳无奈道。
“是了,京师内,除了都督府内的五位国公,其余几乎都是混吃等死的状态,朕又怎么能放心将京营交给他们,这次你父亲出来任事。”
“待他回来,这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之位有他一个,而且当初若不是老国公去世的早,说不得也不会有替补国公进入。”楚雄眼中满是回忆。
好似在回忆先皇时期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