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乘风而去(1/2)
《列仙传》有云:“马丹者,晋耿之人也。当文侯时,为大夫。至献公时,复为幕府正。献公灭耿,杀恭太子,丹乃去。至赵宣子时,乘安车入晋都,候诸大夫。灵公欲仕之,逼不以礼,有迅风发屋,丹入回风中而去。北方人尊而祠之。
马丹官晋,与时污隆。事文去献,显没不穷。密纲将设,从礼迅风。杳然独上,绝迹玄宫。”
马丹,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耿地之人。在晋文侯时,他是个大夫。到晋献公时,重新做官,为幕府的长官。
晋献公灭掉耿国,杀害了太子申生,马丹就辞官而去。到赵宣子执政时,他乘坐独马小车进入晋都城,拜访故旧同僚。
晋灵公想让他做官,对他施强威逼,不曾以礼相请,突然有一阵疾风掀开了那屋顶,马丹走进旋风,乘风而去。北方百姓都尊崇奉祀于他。
马丹在晋国为官,随晋国之事进退衰荣。事晋文侯而离开晋献公,或仕或隐身不窘。
罗网将要张设,依礼遁入疾风。杳渺长空独上,踪迹不留玄宫。
话说马丹这个古仙,其家族本是晋国狄族部落的一支。
晋文侯( 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晋文侯的叔父晋殇叔篡夺君位,晋文侯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公元前781年,晋文侯以武力夺回君位。
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他辅佐周平王东迁,诛杀周携王,为东周初年的局势稳定作出很大贡献,因此深得周平王的倚重。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
晋文侯死后,其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当政时期,马丹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品德,在晋国朝堂中担任了大夫一职,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然而,时光流转,岁月如梭,晋献公( 晋献公,姬姓,名诡诸,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第十九任君主,晋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
因晋武公活捉戎狄首领诡诸,他因而得名。即位之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了君位,他奉行“尊周”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击败狄戎,复采用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国、虢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宠爱骊姬姐妹,导致太子申生被杀,重耳、夷吾颠沛流离。
晋献公二十六年( 前651年)去世,谥号为献 )继位后,马丹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他被任命为幕正,主要职责是掌管帷幕等事务。
不幸的是,后来晋献公派兵攻打狄族,不仅吞并了狄族的领土,还残忍地杀害了狄族的太子恭。
这一事件让马丹感到心灰意冷,对晋国的统治者失去了信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晋国,开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活。
多年后,当赵宣子(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
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
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赵盾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他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以执政的身份执掌晋国大权时,马丹得知了这个消息。
尽管他已远离晋国,但他对赵宣子的能力和品德还是有所耳闻。
出于对赵宣子的敬重,马丹决定亲自乘坐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为坐乘,故称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安车多用一马,礼尊者则用四马 )长途跋涉前往晋国国都,向赵宣子表示祝贺。
晋灵公(晋灵公,前624年―前607年,姬姓,名夷皋,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7年在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