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破齐方略(1/2)
刘邦突袭入帅帐,临时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又用一枚相印,换走了二十万俘虏,韩信却并未恼火。好像觉得这很正常。
李左车觉得这对君臣相处的方式很有趣。
手下大将军如果掌握重兵,主上是绝不会轻易涉险入军营的。通常都是派一个使者,带着印符,召集将军去面见主君。
极少数情况,则是主上摆明车马,带足了卫队,以君主仪仗进入军营阅兵,鼓舞一下士气,并且展现一下君恩浩荡。
总之,不肯轻易进入军营。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军中大将军的令最大,主上入军营,万一遇到不测怎么办?虽然这类事情很少发生,但是避免它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创造这样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韩信军威最盛的时候,随便就夺了数十万军队带走,这种事情也极少发生。一旦主上这样做,要么表示主上对将军的不信任,忌惮将军的实力。要么就是传达对将军的羞辱。这岂能忍受?
但是这些事儿,刘邦也就那么笑嘻嘻做了,就带着一个夏侯婴就敢进入韩信军营。韩信也就那么笑嘻嘻的任由刘邦带走了二十万战俘。任由刘邦在大军之中发号施令。
他们俩是天真呢还是天真呢?
李左车想要提示一下韩信,但是又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降将,这种离间人家君臣的话,自己也不适合说。何况韩信是那么聪明的一个青年人,又怎么想不懂这个?
在这一系列的战役中,韩信得到了相国的职位,但是因为本人并不在荥阳一线,实际上并不能如萧何一样,处置汉国政务。这个职位的最大好处,是韩信可以在占领地以大汉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发号施令。这算是个“便宜行事”的职位。但是按照刘邦的说法,韩信这个相国的职位,排名还在萧何丞相之前。可以算是大汉第一等的高官、排名第二的职位——第一当然就是汉王刘邦本人了。
套用后世的一个说法,当前的韩信相当于常务副汉王了。如果刘邦不幸死了,那么作为汉国第二号人物,就可以名正言顺接管全国事务。甚至如同臧荼一样,取而代之了。当然,在上一年刘邦已经立了自己的长子刘盈做太子,这事儿多少有点麻烦,但是副国王摄政,代替年幼的侄子管理国家这事儿,后来的历史上也无数次发生过,甚至之前的历史上也都无数次发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