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海昏侯的酎金(1/2)
当晚,拓跋月一行人在招摇山脚扎营。
夜幕低垂,天际挂着一轮皓月,银辉将四周山石草木染上了一层霜白。
春寒料峭,山风捎着凉意,掠过密林间,发出低沉悠长的呜咽。
篝火燃得正旺,火堆前侍卫们来回走动,看得鲁七一干人不敢妄动。
此时,饭菜的香气已然弥散,每个人都排队领了饭菜。
然而,想起之前被迷药放倒的经历,鲁七的弟兄们仍不免存了戒心。
领来饭菜后,他们都面面相觑,没人敢先吃一口。
鲁七也犹豫了一瞬,目光在火光中闪烁,似乎在衡量着什么。
但他马上拿起一个牢丸,大口大口地啃起来。
见他吃得香甜,又无任何异状,底下的人才打消心中的疑虑,纷纷效仿。
宋鸿在一旁冷眼旁观,将这一切尽收眼底,随后进了公主的帐篷,对其低声耳语。
闻言,拓跋月抿唇一笑:“鲁七能当首领,总是有道理的。”
转而睇向莫卢渊,温声道:“你继续说。”
说着,她轻轻咬嚼着牢丸、肉脯,边吃边听。
莫卢渊已经吃过饭了,现下正在公主帐中议事。
他缓缓开口,道:“公主,金矿就在山腰上,如若明日去寻,约莫在后日便可寻到,此事不难……”
宋鸿欲言又止,压住了心中疑问。
莫卢渊却看出宋鸿的心思,遂正视于他:“起居郎有所不知,金矿沉潜于地下,对于寻常人来说,自是不易寻。我这等金匠,熟知寻矿之法,寻之如探囊取物。”
宋鸿归魏之后,仍担任起居郎,但拓跋焘为拓跋月寻矿一事煞费苦心,派遣了一些与其交好之人,宋鸿也是其中之一。
“匠师的意思是,金矿藏得极深,但亦有迹可循。”
“自然,”莫卢渊不欲对他说得太细,遂转视向公主,“待寻到金矿所处之地,便须掘土数丈,直抵纷子石。寻到纷子石,就不难找到金子了。”
拓跋月沉吟道:“纷子石是何模样?”
“石褐色,一端黑焦,是为伴金之石,其下必有马蹄状的块金。”
“明白了。你接着说。”
“寻矿不难,掘矿难。要掘矿,需从地表处掘一条巷道,与矿体相连,再建一套地下开采设施,兼顾开采、挖掘、升运、排水、通风之用……”
论议了半个时辰,拓跋月、莫卢渊估算了一下,纵然一切顺利,也需二月之久。粮食采买等事,须照顾周全。
宋鸿伏案在侧,纸笔一一照录,无一遗漏。
等到宋鸿、莫卢渊退去,帐外活动的人更少了,大多在酝酿睡意。
拓跋月却殊无睡意,反而生出抄书练字的兴趣。
阿碧识字不多,但承影、湛卢还识得一些字,见拓跋月抄的是一册《汉书》,便饶有兴致地欣赏起来。
“这个字念什么?什么金?”
见公主搁笔,承影好奇地指着纸卷上的一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