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东市之虎(1/2)
神都两市一百零八坊,人口近两百万之众,乃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巨型都市。
虽有两市,但东市的规模其实远在西市之上。
东市的商贾如云,各行各业的店铺数以千计。
外地人来到神都,要想逛遍东市的大街小巷,没个三五天根本不可能做到。
东市的人员流动最是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虽然东市名义上也在千年县的管辖之内,但实际上一直都是南衙八卫中的左骁卫军负责维持这里的秩序。
无论白天黑夜,时不时都会有左骁卫军的巡逻队在街头巷尾出没。
其实这种三教九流混杂的地方,往往只靠官府是很难维持真正的秩序。
这是一个黑白混杂的世界,不但需要官府,同样也需要江湖。
比起官府的威慑,东市商户们对这片领地上的江湖势力更为畏惧。
东市各集的市井江湖势力其实并不少,大大小小少说也有十几股力量,每一股实力背后其实都少不了靠山。
乔嵩便是这十几股势力之一,在东市也是有名有号的人物。
寻常人见到乔嵩,那也都是要弯个身,赔笑叫一声乔爷。
但东市却并非人人都知道这位乔大爷。
这十几股市井力量大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互相之间并不会轻易打到对方的地盘。
但如果说东市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名字,那就是四海馆。
在东市提及四海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一家武馆,而且是东市唯一的一家武馆。
东市的老商贾却都知道,四海馆真正的生意只有两门,镖局和钱庄。
东市是贸易之地,南来北往的商贾络绎不绝。
商贾们除了特殊情况,无论是进京还是离京,唯一的事情就是做生意,而每一趟进出,都是带着大量的货物。
许多旅客在神都买了货物,担心途中有变,往往需要雇佣镖局护送。
所以无论是商贾还是旅客,只要涉及到贵重或者大宗货物,雇佣镖局保护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东市共有八家镖局,每家镖局的生意都是排的满满的,想要雇佣镖局保护货物,通常都要提前好几天预约。
当然,如果你能出得起数倍镖费,那又是另一回事。
按理来说,镖局的生意供不应求,再多个十家八家镖局也都能吃饱饭。
但多年以来,镖局始终维持在八家。
八家镖局的雇银都不便宜,往往比正常的加码都要高出五六成,但客户们却别无选择。
八家镖局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连成一体。
镖局背后的东家,就是四海馆。
从东市出镖,如果护送的镖局不是这八家,那么客商下一次不但无法从东市带走一件货物,而且也绝不可能带进一件货物入东市。
只要四海馆拉进黑名单的客商,几乎就彻底断绝了在神都的生意往来。
除了镖局,四海馆最大的生意就是钱庄。
比起东市其他的钱庄,四海馆名下的几大钱庄实力自然是最强。
只要有足够的抵押物,多少银子都能从钱庄借出来。
做生意的几乎都有现银不凑手的时候,又或者想大干一笔缺银子倒手,那么四海钱庄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不但放钱及时,只要签下抵押借据,随时都能将所需银两奉上。
哪怕是几万两银子,钱庄都能以最快的速度送上。
而且四海钱庄也算有信誉,只要及时归还借银和利息,钱庄立马就会将借据归还,绝不会给你挖坑。
但是如果没能如期归还,钱庄也不会心慈手软,立马就会将抵押物没收,绝不会留情面。
大部分钱庄只能做小生意,借出几千两银子就是大生意,
而几千两银子的借银,客户在四海钱庄甚至连杯茶都喝不上。
借银越多,利钱就越多。
有时候四海钱庄随便一笔生意,就抵得上普通钱庄干一年。
也正因为有镖局和钱庄两大摇钱树,四海馆可说是日进斗金。
武馆内养着五六十号人,说是在武馆学武,都是武馆弟子,但知道底细的人都明白,这些武馆弟子都不简单。
因为这些人要么出自军中,要么是江湖游侠。
而四海馆馆主熊飞扬的来头更是不简单。
此人曾是北司六军中的右羽军中郎将。
北司六军,分别是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以及左右羽军。
六军各设一名大将军,其下有中郎将、郎将和校尉等武官。
神都之乱后,在太后的主持下,朝廷对南衙北司十六军进行整肃。
参与叛乱的左右监门军几乎全军覆没,名号也被裁撤。
此外对军中的一些武官也进行了清洗。
不过当时朝局不稳,太后虽然对戾太子在朝中和民间的党羽势力进行了血腥的清理,但对于军方还是保持了克制。
虽然以调动、免职等手段清洗军中一些将官,但为防止引起更大的动荡,并无对军方进行大开杀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