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凌晨的商业谋略:抢占八十年代电器技术风口(1/2)
凌晨在商业街安排好各项事务,抬手看表,见时间紧迫,便匆匆转身,脚步急切地朝着滨江路小洋楼工作室赶去。一路上,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他却无暇顾及,脑海里全是工作上的事。
很快,那座熟悉的小洋楼出现在眼前。小洋楼静静伫立在城市一隅,散发着古朴又独特的气息。凌晨推门而入,屋内布置简洁有序,弥漫着书香与油墨味。他深吸一口气,顿感安心。
回想起中山大学西南角的那个工作室,如今已被赋予新使命——电器产品研究室。当初,凭借对电器领域的敏锐洞察,凌晨购置了一大批电器产品,从新款收录机、样式新颖的电视机,到便捷的小家电、功能复杂的大型电器,一股脑运进工作室。而后,他找到中山大学物理系的曾明讲师,诚恳邀请其帮忙拆解研究,探索电器构造原理与技术奥秘。
在曾明老师眼中,这个工作室是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宝藏天地”。这里不仅摆满待修电器和维修工具,是电器维修工作室,还是维修员工的培训基地。年轻学徒们常围在曾明老师身边,聚精会神听他讲解维修技巧,或是亲手实践,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曾明老师身为物理系讲师,本就对电器研究兴趣浓厚,课余时间便将这里当成第二办公场所。他穿梭在电器元件间,手中螺丝刀、电烙铁等工具在他操控下精准拆解、组装电器。帮凌晨维修电器赚取的丰厚外快,极大提升了他的生活水平。从前紧巴巴的日子一去不返,如今他不仅能轻松应对生活开销,还能添置心仪物件,生活越发滋润。
此外,在凌晨支持下,曾明老师凭借技术优势开展“副业”。维修好的电器经他精心擦拭、调试后转手倒卖,凭借过硬质量和合理价格,赢得众多顾客青睐。自行车经他翻新后,骑行轻便、外观崭新,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他还帮凌晨售卖从香港进货的时尚紧俏货物,从精致饰品、潮流服装,到别具一格的文具、新颖电子产品,这些稀缺好物一经推出,便引得众人竞相购买,生意火爆。
正因如此,当凌晨满怀热忱地找曾明老师交流电器制作和改良思路时,曾明老师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他深知,与凌晨合作不仅能在专业领域深耕,实现自我价值,还能拓宽事业版图,收获更多财富与成就。此刻,在那充满希望的工作室里,两人思维火花激烈碰撞,一场电器领域的创新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