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社会记忆(1/2)
习羽几乎是第一时间逃离香港的,这大概是她离死亡最近的时刻。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次是主动意义上的放弃,car和习羽双方主动意义上的放弃,习羽觉得car对自己太过于残忍。
在这一天之前,习羽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死亡是模糊的、虚妄的、不可触摸的。
对于死亡的害怕更多的投射在鲜血、尸体、殡仪馆和殡葬场上,这些具体的、可以延伸幻想的事物上。
可看着生命一点点在手中消逝,对死亡的感触倒转又是另一个概念。
「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最高的尊重是成全其想要离开的意愿」
习羽从未质疑过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简单的来说就是想要去死的人就让他去吧,别拦着。
死亡从来不是生的对立面,死亡是生的一部分。
清明时分,习羽是去南京扫墓的,烈士陵园中山陵、民国刑场雨花台、江东门的大屠杀纪念馆……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此刻比南京更贴合习羽的心情。
死亡消解了人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对个人的意义,墓地保留了社会对于这个人社会学意义的联系。
car不想要墓地,可习羽需要给自己一个墓地,所以她选择了南京。
曾几何时,在寺庙的放生池前,习羽记得自己问过car,「生命的意义应该是什么呢?」
她说,「是动物的自由。」
当时的习羽不置可否,动物的自由是什么,是刻在基因里的捕食、交配、繁衍后代?这世间的动物仅仅是生存,就已经很艰难了,何来的自由。
car当时说,动物们有选择死亡的自由,习羽当时不懂,现在还是不懂。
四月的南京一派春意盎然,习羽在衬衣外套了件风衣,单肩背着背包,手揣在风衣的兜里,放任着衣角随风飘散。
老门东紫藤花开,瀑布一般垂泻而下,坐在巷子内茶馆二楼的窗前,遥远的看着带着野性的又神秘的田园猫在瓦砾上追逐打闹。
是生的自由,习羽觉得动物身上是有生的自由的,至少是灵动不娇气的。
生前伟大的被放进先贤祠,被屈辱屠杀的就地起墓,就很奇怪,在这个社会上死亡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墓就是等级的直观展现。
人们每年扫墓扫的是什么?
踩在墓地广场的鹅卵石上,看着那枯树和沿院的残垣断壁,刻着时间和计数的标志碑,在没有选择死亡自由的已故者面前,选择死亡的自由被放得无限的大。
死亡又怎会是人生的终点呢,活着才是吧!
破旧街区的居民区,习羽停在一家盐水鸭店前,进去打包了一整只咸水鸭,点了碗鸭血粉丝汤和鸭味拼盘,坐在店里的角落。
和港式的烧味不同,皮白肉红骨头绿,入口肌质软润,鸭皮薄处不柴厚处不腻,少了种街边路食的感觉,人也少了一个不是么。
坐上回家的高铁,习羽算了算,自己又是一年多没有回家了。
家对习羽的感觉过于缥缈,爸爸妈妈来医院的那一周,习羽感觉那个病房就是家,有爸爸有妈妈有自己,从未有这么一刻,习羽特别想家。
赶上清明节,习羽从出租车上下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刚从老家上坟回来的习翼,家乡的四月还透着一股清冷,习羽有些不习惯的拢了拢外衣。
习翼不可置信的迎上前来。
“你怎么回来了?你也不放假啊?”
“谁说我不放假,一天假期就不是假了?你这三天的假期有两天还是调的呢,我们赶上周日公众假期,清明节翌日还补了一天假呢!”
习羽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有理没理她全占了。
“别在这给我插科打诨,为什么回来?”
“老爸,你确定要这么在家楼下一直追问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我在南京给你们带了盐水鸭回来。”
打包的盐水鸭是提在手里的,特别适合用来堵习翼的嘴,往习翼的手上一塞,习羽就跑着上楼了,不想撒谎所以不想说,表达的还挺清楚。
中国的传统中是忌讳轻言生死的,习翼是很传统的。
习羽从小长到大,习翼从来没有和习羽讨论过死亡相关的话题,爷爷去世是习羽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直面家庭中老人的去世。
习翼的处理办法是打包封存,将习羽完全隔离在外,以至于爷爷去世多年,习羽连老家都没回过,更别提去爷爷的坟前祭奠了。
所以习羽从未在家庭中获得过对生、对死、对哀悼、对祭祀以及对家乡的丧葬风俗的任何概念。
因为没有真切实感的概念,所以现在习羽要面对了,她怕了,她逃回家了。
养生送死的经验不可传递,总不能指望着习羽在这个阶段突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我想现在去看看爷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