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明末榆林小衙内 > 第32章 以战养战

第32章 以战养战(1/2)

目录

在清末之前,当地还有条米脂河,又名南河、流金河。两岸土壤肥沃,适宜粟米生长,粟米汁如凝脂,米脂县因此得名。

有无定河和明清之际米脂河的加持,让米脂县在封建农业社会,成为陕北的一块风水宝地。虽然地势复杂,但强盗一定要来霍霍。

原籍米脂的神木参将艾万年,十多天前就奉命带兵协防。因为鞑子人马众多,来去如风,他只能躲在米脂县龟缩不出。

此时担任延绥守备、万历末年武进士、小衙内的表舅贺人龙,也奉命救援米脂县。但他兵微马少,只能在鞑子外围骚扰游荡。

小衙内带着尤世勇、杜老根、尤七八、虎大威、鞑子奴隶兵头头尤十四,一起趴在黄土茆上,用水晶磨制出来的单筒望远镜,看着

“大约一千多匹马,分属16个马群。”

“东南那匹桃花马、东北那匹铁青马都是头马。”

原鞑子奴隶兵头头,尤十四在介绍情况。只有他这个世代牧马人,才能快速分辨出来,不同马群和头马。当然,他的名字也是小衙内顺口编的。

他们手里拿的单筒望远镜,是小衙内委托当时制作“僾逮”,即明朝眼镜铺,专门特制的,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四倍镜,暂时只有五支,因为磨制比较耗费时间。

米。因地势呈东西走向,能避开冬季西北地区严峻的西北风,又恰逢气候异常,这几天天气先冷后热。

中午时气温稍高,西北地区长期干燥,水分蒸发很快,导致积雪快速消融。小麦苗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温度适宜长势喜人。

其实这不是好兆头,现在只是11月初,一但再来场强低温,大部分冬小麦麦苗就会冻死,导致绝收。

农民们就要想办法,在开春以后补种其他谷物,进而延长24个月的收获时间。在这期间,无数赤贫的农民,不得不去借高利贷,要么就是卖妻鬻子维持生计。

明末小冰河天灾,不仅仅是极端气候,而是极端气候反常变态气候的叠加,才导致当时的西北地区,粮食种植业的长期停摆,进而为农民起义军提供了大量兵源。

现在,马儿正在贪婪的啃食,鲜嫩多汁的冬小麦麦苗,把农民出身的尤七八几人,心疼的呲牙咧嘴。

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马匹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骑乘或者驾役,牧民就会把它们散放活动几天,自由进食补充体力。尤其是在缺乏青饲料的冬季,新鲜的冬小麦麦苗,就是马儿的最佳食物和营养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