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南明崛起 > 第461章 亚丁湾的黎明

第461章 亚丁湾的黎明(1/2)

目录

亚丁湾的黎明

亚丁湾的黎明在火山灰中姗姗来迟,李奇站在\"定远\"舰艏楼甲板上,望远镜里的海岸线如同被天神捶打过的铁砧。

暗红色的火山岩柱刺破海面,珊瑚礁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恍若漂浮在海上的碎琉璃。

\"这鬼地方比马六甲难啃十倍。\"参谋长张汉摩挲着雁翎刀鞘上的孔雀石,蓝绿色矿石倒映着他紧锁的眉头,\"奥斯曼人把炮台嵌在火山口里,咱们的炮弹打上去能弹回来跳支舞。\"

李奇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海湾东侧的亚丁古城。

这座被称为 “阿拉伯乐园” 的港口城市,此刻笼罩在晨雾中,清真寺的宣礼塔与葡萄牙人修建的堡垒塔楼犬牙交错。

李奇嘴角扬起,接过亲兵递来的竹筒水烟。

随着咕噜声,烟雾在海风中散成阿拉伯书法般的纹路:\"看见西北角那个形似骆驼的岩洞没?郑大木的舰队会像针线穿过珊瑚礁,把红毛鬼的主力舰缝进火网里。\"

他转身对海军司令郑大木说:“按计划行事,你的舰队负责佯攻西北侧的珊瑚礁区,务必引出奥斯曼人的主力舰。”

郑大木点头,黑色披风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末将明白,定让那些红毛鬼尝尝大明水师的连环火攻。”

他身后的 “靖海” 号甲板上,水兵们正在给陶罐里装填易燃的松脂和火药 —— 这是从郑家从海盗时代传承下来的秘密武器。

二十艘明军战舰分成三路纵队。冲在最前的\"靖海\"号突然剧烈震颤——数十根缠着棕榈叶的铁刺木栅从海底升起,尖锐的倒钩在浪涛中若隐若现。

\"右满舵!操帆手收三角帆!\"张又鸣的咆哮声在\"镇海\"号甲板上炸响。

这员海战悍将的披风被气流撕开道裂口,露出内衬密密麻麻的针脚——都是历次海战留下的纪念。

旗舰紧急转向时,右舷擦过一片暗礁,船底传来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就在明军舰队陷入混乱之际,奥斯曼人的三艘大型卡拉克帆船突然从火山岩背后杀出。

青铜炮口喷出的硝烟瞬间遮蔽了晨曦,一发炮弹直接命中 “靖海” 号的前桅,碎裂的木片如雨点般倾泻在甲板上。

“还击!” 李奇抽出佩剑指向敌舰,“定远” 号的十二磅主炮发出怒吼。

实心弹精准地击中奥斯曼旗舰的水线,却在当地纯铁打造的舰壳上溅起火星 —— 这些用当地火山特产的纯铁加固的战舰,防御力远超明军预计。

关柱子的蜈蚣艇舰队就在这时切入战局。二十艘包铁快船吃水不过三尺,在珊瑚礁间灵巧得像群梭鱼。

陆战旅长手持五尺斩马刀,刀光过处铁链应声而断,海水轰然灌入奥斯曼人的火药库。冲天而起的火柱将整艘卡拉克帆船抛向半空,燃烧的船帆宛如火凤凰的羽翼。

\"给老子冲着脸打!\"郑大木的旗舰从浓烟中杀出,水兵们抡起铁链绑着的陶罐——这是郑家海盗时代传下的绝技。松脂火雨在海面铺成赤毯,映得清真寺的鎏金穹顶都泛着血光。

剧烈的爆炸将整艘卡拉克帆船掀离海面,燃烧的残骸如同火凤凰般坠入海湾。

其余奥斯曼战舰见状慌忙撤退,却被郑大木舰队的火攻船追上。

陶罐里的松脂在海面上蔓延成一片火海,映得亚丁湾的晨雾都变成了血红色。

当明军陆战队在亚丁港登陆时,商队总指挥莫少红已经正着翻译官柴婉儿在古城里搜寻香料仓库。

她们的队伍被一群阿拉伯商人围住,为首的老者胡须花白,头巾上别着一枚孔雀石别针。

\"这是能装下月亮的镜子。\"她将宝物递给白须老者,阿拉伯长袍上别着的孔雀石胸针突然映出七彩光晕。

老者颤抖着抚摸镜面,浑浊瞳孔里泛起六十年前初见威尼斯玻璃时的震撼。

“我们是大明帝国的使节。” 柴婉儿用阿拉伯语说道,手中捧着镶满珍珠的玻璃镜 —— 这是她专门为谈判准备的礼物,“我们带来了比威尼斯更精美的玻璃制品,还有你们需要的瓷器和丝绸。”

老者接过玻璃镜,浑浊的眼睛突然泛起光芒。

镜中映出他布满皱纹的脸,却比任何铜鉴都要清晰百倍。“你们真的能把月亮装在镜子里?” 他颤抖着抚摸镜面,“传说中的赛里斯人终于来了。”

莫少红趁机展示带来的商品:“这是用孔雀石研磨的颜料,能让清真寺的穹顶千年不褪;这是景德镇的青花瓷,盛水时会发出夜莺般的歌声;还有这种香皂,能洗净红海所有的油污。”

\"用这个洗澡,\"翻译官指着皂体里的玫瑰花瓣,\"连真主都能闻到香气。\"围观的女眷们顿时骚动,有个蒙面少女用翡翠耳坠换了三块香皂,逃跑时纱丽下露出缀满银铃的脚踝。

就在商队与阿拉伯商人洽谈时,李奇带着卫队来到亚丁古城的制高点。

火山岩堆砌的了望塔上,他看到海岸线蜿蜒曲折,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东北方的沙漠边缘,隐约有驼队的影子在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