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治好相公后他卷成首辅,我种地 > 第31章 食髓知味回头客

第31章 食髓知味回头客(2/2)

目录

“未曾。”

“既未生育,为何会知道秋季小孩儿会腹泻?”

叶青鸢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村子里小孩儿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就知道了?不过,对于小小孩来说,拉肚子也就等于在鬼门关里转一圈了,一两岁的奶娃娃,好多拉几天肚子,就没了。”

在没有抗生素和输液的古代,莫说小儿腹泻,就算是大人,拉肚子也很容易脱水而死。

薛大夫拈着胡须,越发凝重,索性坐下来和叶青鸢平等而谈:“没错。这两三日功夫,我已接诊了差不多二十名腹泻小儿。”

“这么多?”

“往年没有这么多的,今年特别多,老夫估计,跟打仗有关。外头好几个战场,死了不少人,水上飞起家的地方又是在水寨里,占了一百多里地的水泊子。食水、鱼虾都遭了污染,就特别容易恶疾流行。”

薛大夫长吁短叹的,愁得眉毛下垂。

叶青鸢道:“是这么个道理,病从口入嘛。我刚才看了一眼,店里不少人买药材回家煲汤煮粥的,也是因为这股子疾病流行?”

薛大夫道:“对的,只可惜红石村不出产山药和茨实,否则的话我有多少收多少。也正好帮你发个财了。你这是运气不好啊!”

叶青鸢问:“你这话我不懂了?”

薛大夫笑道:“就是前阵子,我们县城里出了个才女,那一位精通医理药理,写出了个奇方,叫‘健脾汤’,专门健脾益气,止泻下痢。也不知道她用什么法子,把方子献给了在本地视察军情的平郡王的妃子。于是在全城推行,同时由平郡王妃自掏腰包,每开出一个方子,就补贴50文钱给我们药店,那方子成本也才70到80文一贴。我们自然乐得多开方子,老百姓也得益了,唯一缺口就是方子主味的茨实和山药,这段日子,那两味药材价格,水涨船高呢。”

叶青鸢啧啧称奇,道:“确实是好事情,不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就发别的财去呗。”

这时伺药拿着小本本来了:“师傅,药材都算好了。蛇咬草和车前草都是上品,各五斤,可以算80文钱一斤。藿香蓟二斤,精品,70文。马兰头三斤,精品,80文。野巴戟晒干三斤,上品,100文。以上都是单价。合共……”

伺药话音未落,叶青鸢已经报了数:“合共1480文。全给我铜钱吧。”

在村子里时间长了,她也慢慢知道,在村子里,还是铜钱好用。

伺药给了她个佩服的眼神,大声答应着去了。

薛大夫有些忸怩地看了叶青鸢一眼,说:“叶小娘子,上次你给我们药店里抓的那些五毒,下次还能在弄一点来么?特别是蝎子、蜈蚣……那两样东西,难寻得很。”

他上次收回来的东西,竟很快就出了手,而且十倍获利。如今食髓知味,想要继续。

有生意上门,叶青鸢自然不会拒绝,爽快道:“好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