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四百三十八章 玻璃制作工艺

第四百三十八章 玻璃制作工艺(2/2)

目录

由于硅石(形式为沙)很容易得到,成本主要在于炉子中的燃料、泡碱(仍然是主要的碱性助熔剂),以及结渣处理技术的发展。而把一个扁平的圆盆放在模具上来制造碗,模子还可以再次利用,这是一种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方法。所以,尽管玻璃制品在东方卖的很贵,但在地中海各国,玻璃确实是比较廉价的产品,哪怕是彩色玻璃或者镜子。也就是放大镜、望远镜这类光学用品比较昂贵。

而玻璃窗的生产则需要面板玻璃,它的制作方法包括两步:首先,建造一堵砖墙,将砖块排列成一定的图案;接着,将熔融的金属或矿物质材料倒入砖墙内,再用一个铺满了沙砾的平板铁片压在其上,等玻璃冷却后,使用锤子将铁片打破,然后取出玻璃片,进行抛光和修整。

还有一种透光的仿石玻璃,这种玻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制造者先将自然石材、碎玻璃和陶瓷等原材料混合,并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如铜、锌、镉、锗、铅、锡、锰等金属,将这些材料与石英砂放入炉子中加热熔化,最后进行各种速度的冷却,结果制成的玻璃可以模仿大理石、玉石、石英石等各种天然石材的纹理和颜色。

这些方法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既瑰丽又精美,传承至今的技艺和工艺,无不展现着古人的聪慧而它们的精神和技艺是我们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源泉。

亚历山大帝国的制瓷业虽然没有后世中国那么发达,但在拥有制作玻璃技术的工匠们的努力下,也制作出了各种瓷器,变化多端,比玻璃还神奇。现如今已经可以烧制青花瓷、白瓷、黑瓷、黄瓷和一些简单的彩色瓷器,偶尔也能制作出一些炫丽多彩的瓷器。制瓷业很快发展并在百越地区流行起来,并流入楚国和中原地区,是的番禺成了大陆南方的制瓷中心、玻璃生产基地、工艺品交易点、珠宝市场。

南越地区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里的稀土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在西部后世的湛江和茂名地区,还有油页岩、高岭土、玻璃用砂等矿产资源。还有黄金、锡、银、硫铁矿、铅、锌、钨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这里还有一个独立铀矿,储量高达17万吨,在后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这里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尤其是铅、锌、钨、锡、硫铁矿、高岭土、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玻璃用砂以及地热和矿泉水等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也是帝国当下能开采并使用的了的。

在往后的几年,番禺成了东亚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同时也是一座大型工业城市,每天都在生产着几十上百塔兰特的商品,远销百越地区、中原和东南亚各地。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