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1/2)

目录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

在先秦时期,珠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被称为“百越”的多个部落分布在这一流域。具体来说,珠江流域在先秦时期分布着多个被称为“百越”的部落,其中今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的称为“骆越”或“西瓯”,而在今广东北江、西江、东江一带的称为“南越”。

此外,珠江流域当时遍布森林,充斥瘴气,是毒蛇、猛兽繁衍的乐土,也是野象、鳄鱼分布的地盘。珠江一带自古多象,盛产象牙,后来秦朝在今粤西、桂南设立象郡,便是以此地的象为名而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属南越。

巴西尔从在后世越南中部沿海建立了埃克伯雷斯(希腊语中河口的意思)、北部沿海建立九真城(来源于雒越九真部)、广西南部建立了布山城、海南岛建立了玛格丽特城(希腊语中是珍珠的意思)。至南越地区后世的广东之后,巴西尔总算看到了几个月来的唯一一座城——番禺。说是城市,其实这也只是一座比较大的聚落而已,不过它拥有木头城墙,有着一定的防御能力,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已经不可考,但它是秦始皇统一以前百越地区为数不多的一座城镇。城镇位于珠江到南海的河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所以巴西尔二话不说就像派兵攻打。

很不幸的是,他的鲁莽立刻就招来了越族的迎头痛击。这个时候的百越人已经逐渐使用铁具代替铜具,又会使用毒箭,还能驾驭战象,加上地形因素,他们作战相当灵活,非常善于在密林伏击敌军,就算战败也很难将其全歼。

要知道秦国统一后派遣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进攻岭南,结果屠睢残暴不仁,征战三年,死伤无数,屠睢战死。接下来,吸取教训的任嚣和赵佗,剿抚并用,尊重百越各族习俗,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基本保持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南越经济文化的发展。

南越击败秦国50万大军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环境、战术策略和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对南越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百越地区地形复杂,森林密布,河道纵横,这种环境给秦军的行军和补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秦军在行军及军粮运输上都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导致战争相持了三年也未能取胜。此外,百越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瘴气丛生,秦军士兵在此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进一步影响了战斗力。

其次,战术策略也是南越胜利的重要因素。秦军首次出征百越时,兵分五路进攻,虽然第一路进展顺利,但其余四路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战争相持了三年也未能取胜。后来,秦军虽然适应了当地环境,但由于百越部族的顽强抵抗和地理优势,秦军最终未能完全征服百越。

最后,内部管理也对南越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始皇下令这支军队在当地婚娶,改变百越的人口结构,并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这支军队回到中原。这种内部管理措施使得秦军在面对中原的战乱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资源返回中原作战。此外,秦朝末年的混乱局势也给了南越可乘之机,赵佗趁机封锁了百越地区,建立了南越国,从此与中原隔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