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说客(2/2)
“阿墨,领绿茗她们去外屋吃果子吧。”王钰说。
阿墨几人听话去了外屋。
王钰拿出问题,长乐一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是公倍数与公约数的问题,属于小学年级。又一想,王钰现在不过十三四岁,我国古代重文轻数,学小学问题很正常。
本来一个方程能解决的问题,可她该怎么解释呢?最小公倍数在这时候该怎么称呼?
她酝酿了好一会儿,眼睛巡视了一圈,看见书案旁的盘子里做零食的盐焗蚕豆,就是它了,老师说过,最直观的最好理解。
“哥,我借你的豆子用用。”说着抓起一把,两个一堆儿,数了二十个。
推到王钰面前,让他五个一堆儿的数。他不明就里,照样子数了。
长乐又让他四个一堆儿的数,又数完了。
“现在,哥哥,你三个三个的数。”
很快,剩下一个。
长乐问他发现什么了吗?
王钰如此通透,当然看得出,前几次蚕豆都数完了,最后一次余下一个。
“所以,二十个蚕豆能这样数完,不剩余,它就是二、四、五,共同的倍数。”
“是不是说,十五个是三和五共同的倍数?”王钰一边扒拉蚕豆,一边问。
“嗯嗯嗯!”长乐很高兴,天知道教个榆木疙瘩是多么的痛苦!
“比如,我和哥哥都是祖母的孙辈,她就是我们共同的祖母一样?”长时间不出师的王瑾忽然插嘴。
王钰悄悄瞅了她一眼,她装作看不见。
看看长乐,只顾沉浸在学生举一反三的喜悦中,还好没有发现他们兄妹的小互动。
“是这个意思。但数学里的公倍数,都可以分成整数个它的约数,人没法分。”她幽默地说。王钰暗叹,长乐心眼儿大起来没边儿。
“所以这道题,因为三个和七个一起数都余下二,我们先来找三和七的公倍数……”
心眼儿大的先生迷上了教书育人,为自己遇见知音学生得意得唾沫快飞出来了。
解惑之后,长乐又和王钰探讨了几个同类型问题,看没有疑问,觉得自己作为老师已经圆满完成任务,想到说好要去看看谷婆婆他们,便想王钰告辞。
“瑾儿留一下吧,我有件衣服不大合适,你看看需要怎么改。”王钰找借口留下妹妹。
……
长乐顾不上管他们的私事,她的心早已经飞到了谷婆婆身边。
长乐回了老夫人,说了想回自家庄子上一趟,因为大山的腿,算算时间,该拆线了。
老夫人一口应下:“想回便回,以后亦是如此。”
老夫人如此说,长乐可不敢当真,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