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信她的癸水能来一辈子(2/2)
他的两个儿子都这般优秀,怎能不让他龙颜大悦。
纳兰旭后知后觉:假如不是他亲自参与了治理水患,此时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璃王独领风骚了。
幸好楚卿极力鼓励他南下,她果然是他的福星。
君圣臣贤,朝堂上一派其乐融融。
然而每每这种时候,难免总有一两个刺头蹦出来煞风景——美其名曰“文死谏,武死战”!
自古以来武将血溅沙场,文人血溅朝堂。
朝堂上的几根大柱子,几百年来不知染了多少文臣的脑浆。对于“忠义”过火的文臣来说,劝谏昏君不成,当堂触柱而亡,是一种风骨和气节。
可惜当今皇帝圣明仁慈,从未独断专行。自他继位几十载,再也不曾有过文臣为了死谏触柱而亡的事件。
今日可能是个好机会。
卓刺史手持笏板走了出来,英勇无畏地当堂揭发道:“臣有奏本,弹劾璃王滥杀无辜!攻破茜原国皇都之时,下令屠城三日三夜。昔日的繁华都城如今血流成河,尸骸遍地,着实令人发指!我天盛自开国以来,以仁德服天下,断然容不得如此血腥屠戮的兽行!”
满堂寂静:“……”
这,不是公开的秘密吗?卓刺史非要说出来!非要说出来!非要说出来!
这家伙果然越老越耿直了。
皇帝脸色变了变,当即沉声问道:“爱卿可有证据?”
卓刺史当然拿不出证据,因为能做证的人都被杀光了。
他却理直气壮:“陛下可以宣璃王当堂对质!”
然而他低估了璃王的无耻,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黑白分明,眼里揉不得沙子。
“儿臣不曾下令屠城!只因攻打茜原皇都之时遭到了全城反抗,儿臣率领兵将苦战三日三夜,直到杀尽了茜原皇都的所有民民才攻破了城门!”璃王高高昂起头颅,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
他又语带讥讽地接道:“战争本就残酷,若没有杀戮,单凭几句正义凛言的话语,敌国岂能乖乖打开城门受降?卓大人大概是在朝堂之上待久了,以为拿着他的笏板就能敲开敌国的城门吧!”
群臣哄堂大笑。
卓刺史面红耳赤,犹豫着要不要以死明志。
“空穴未必来风,卓爱卿的弹劾朕会慎重考虑,即刻派人查明真相,绝不会因为璃王是朕的子嗣便加以偏袒。”皇帝出言表态。
朝堂再度静寂。
皇帝接着就宣布了对太子和太子妃此次南下治理水患的嘉奖,还有一连串的赏赐。
至于璃王,则要等调查清楚了他并未下令屠城再议赏赐之事。
当然,此事多半是查不清楚的,所以璃王的赏赐也就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对于卓刺史有点差强人意,不过也能勉强接受。毕竟璃王立了军功却无赏赐,这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卓刺史几番思量之后打消了触柱死谏的念头,手持笏板退回原位,表示对皇上的决策无异议。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大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代表今日早朝落下帷幕。
璃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他骑马出了宫门,嘴里恨恨地自语着:“……该死的老东西,多管闲事!本王灭你的族,杀你全家了吗?吃饱了撑的,整天参这个参那个,总有一天……”
“璃王殿下!”薛梦娇骑马追了上来,仰着一张明媚的笑脸,故作飒爽:“有没有兴趣一起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