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市场与捕头(1/2)
晨雾还未散尽,任家镇石板路上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
出门已走几步的朱长寿又折返了回来,抬眼看了眼几个灵婴将房檐角落上的铜铃弄得叮当响,便顺手将沾着露水的黄符纸往义庄的门框上一拍,符纸上朱砂画的敕令在朝阳下泛着一抹淡淡的血光。
沿着镇上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拐过三座石牌坊便是镇子里西边的早市。
还未至市集,朱长寿远远就听见油锅滋滋作响。
卖油炸糕的吴阿婆照例守在巷口,见着那袭靛蓝短打的壮汉,便笑出一脸褶子:";长寿哥儿,新榨的油炸糕,给你留了两块焦脆的!";
朱长寿笑着应了声,给了吴阿婆一张平安符,便龇牙咧嘴地吃起了滚烫焦脆油炸糕。
市集深处已是人声鼎沸,咸鱼腥气混着卤煮香在晨风里打着旋。
吃过油炸糕后,朱长寿随意地停在李瘸子的菜摊前,指尖在青翠的芥蓝上轻轻一捻:";昨儿后山新摘的?";
";天地良心!";李瘸子举起三根手指,";寅时三刻我打着灯笼……";
话没说完就被隔壁卖豆腐的周寡妇截了话头:";听他扯谎!昨儿夜里我起夜,分明瞧见他家婆娘举着油灯在后院菜畦……";
四周顿时哄笑成片,李瘸子涨红了脸要争辩,朱长寿却已笑着拎起两把水灵灵的菠菜。
几个新来的外乡贩子躲在角落窃窃私语。
";那后生什么来头?镇长公子?";卖竹器的王二抻着脖子张望,他前日刚被巡捕掀了摊子,此刻看着众星捧月的场景直犯嘀咕。
";嘘——";卖针线的刘婶子扯他衣袖,";那是义庄朱小哥,九叔座下大弟子。";
见王二仍满脸狐疑,她压低嗓子:";上个月张屠户往义庄送的猪肉少了两斤,你猜怎么着?前半夜灶王爷托梦把他家锅灶掀了!后半夜,他死了多年的爹拎着竹竿揍了他半宿!";
正说着,新搬来的卖鸡户陈老四突然惊呼:";朱小哥留步!";
众人齐刷刷望去,只见朱长寿手里的大公鸡扑棱着翅膀,鸡爪子上赫然缠着半截褪色的红绳。
";作孽哟!";陈老四拍着大腿,尴尬地道:";朱小哥,这大公鸡是自家留着的,您要是拿走了,我家那瘟婆子又要闹腾起来!您要是真的想要,能不能加点……";
话没说完,周围人纷纷诧异地看向了他。
朱长寿也有些奇怪地看着陈老四,沉默半晌后才摇了摇头,随手将大公鸡放了回去,然后将摊位鸡笼下方压着的一枚铜钱拿了出来:“钱就不要了,鸡也不要了,这枚铜钱我就收回去了!”
刚刚还一脸心疼的陈老四脸色腾地红了起来,连忙上前拦住要离开的朱长寿:“朱小哥,我租下这个铺子时候,上家老板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这压在鸡笼上的铜钱动不得啊,你不能就这么拿走了啊!”
朱长寿瞥了一眼陈老四,冷声道:“前任老板死了,这铜钱染了死人的晦气,你确定要留着?”
“我……”陈老四还想说什么,可看着朱长寿冷冷的目光,后面的话却又憋了回去。
晨光将朱长寿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暗影。
日头爬上飞檐时,朱长寿的菜篮子已装得冒尖,换了家摊位定好了鸡蛋和公鸡。
朱长寿刚要拐出市集,远远地便看见两个皂衣捕快晃着腰刀迎面走来,领头的阿福老远就堆起笑:";长寿兄弟,早啊!";
他皂靴上沾着新鲜泥印,袖口隐约露出半截黄纸边,是义庄的驱邪符。
朱长寿心头微动,面上却笑得春风和煦:";福哥当值还抽空吃茶?";
话音未落已被阿福拽到街边馄饨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