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财团的诞生 > 第386章

第386章(2/2)

目录

“至于出资比例,既然这个项目由置地牵头,那么就置地占五成,兴元地产占三成,和记黄埔占两成。内河码头项目港府马上也要招标了,这个项目以和记黄埔为主。”

三人对这样的投资比例都没有异议,事情在几人的三言两语间很快达成一致。

“王老,我打算把国际金融中心当成置地的一块招牌,以后去内地做大投资的商业地产,这第一个项目就要你多费心了。”

“放心吧,我会把这个招牌打响的。”

王增祥拍着胸脯做了保证然后匆匆离开去做准备工作。

霍建宁和袁天凡留了下来继续商量内河码头招标的事情。

据95年4月港府公布的资料显示,1994年香江货柜年吞吐量为1150万个标准集装箱,比93年净增195万个,增幅高达20%。

其中葵涌货柜码头吞吐量为735万个标准集装箱,占香江年吞吐量的64%,增长25.5%。

而内河运输吞吐量虽然只有125万个,占比仅有一成多点,但增长高达52.3%。

这反映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强劲,对货柜运输的需求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决定兴建屯门内河货柜码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批出合约。

香江的货柜码头是全世界最赚钱的码头之一。

葵涌码头的八个货柜码头中九龙仓与和记黄埔占了七个,可以说完全在兴元系的掌控之下。

所以这一次的内河码头招标就成了想染指香江码头业务的公司的最好切入点。

而兴元系对于内河码头同样志在必得。

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代表内河码头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这样的香饽饽,刘元昊可不会拱手让与他人。

但目前肥彭有意削弱兴元系在香江码头业的垄断地位,所以怎么样才能拿下这个标的就有说道了。

内河码头的工程期会跨越97,那么港府就必须征得中方的同意。

中方虽然未必会插手投标的事情,但如果在投资方中加入一个央企,显然对中标会有帮助。

刘元昊属意把中远洋拉进来。

同理,港府为了照顾英国人的利益,如果投资方中有英国人的公司,那肥彭也不好多说什么。

刘元昊属意把怡和拉进来。

再加上和记黄埔中本来就有的英资利益,这样一个组合去投标的话,应该就能万无一失了。

ps:已回家,明天恢复正常更新。这个月缺的尽量在下个月补上。

都说进藏是一次洗涤心灵之旅,到了我这,除了高反,其他愣是一点没感觉到。

莫非是我的执念太深了的缘故么……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