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蜀汉 > 第898章 依附巴结,班底初成!

第898章 依附巴结,班底初成!(1/2)

目录

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荣耀与沧桑的古都,在秋日的余晖中,愈发显得雄浑而深沉。

古老的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城门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而此时,二皇子刘璿,正身处这座城市,开启了他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

自从拜见法正之后,刘璿便在长安开始了短暂却忙碌的逗留。

他深知,要在这远离洛阳权力核心的地方有所作为,必须先组建起自己的势力。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母亲关银屏给他的金银细软,全部兑换成了战马甲胄和兵器。

那些金银细软,在阳光的照耀下,曾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如今却变成了冰冷而坚硬的武器,承载着刘璿的希望与抱负。

在长安的一处宽阔校场,刘璿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苍松。

他的脸庞英俊而坚毅,双眸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此时,他正站在校场中央,目光扫视着周围聚集的人群。

“各位!”刘璿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旷的校场中回荡。

“如今我大汉虽表面太平,但边疆仍有忧患。西域之地,局势复杂,匈奴残余与羌胡时常侵扰。我身为大汉皇子,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今日在此,招募勇士,愿与我一同为大汉的安宁而战!届时,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刘璿的话语,如同激昂的战歌,点燃了在场众人的热血。

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渴望的光芒。

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可是大汉天子的血脉啊,能跟着他征战,那是何等的荣耀!”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满脸激动地说道。

他的脸庞因兴奋而涨得通红,肌肉紧绷,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是啊,而且听说二皇子要用最好的战马甲胄武装我们,这可比在地方当个普通兵强多了!”另一个稍显瘦弱的年轻人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着期待,瘦弱的身躯似乎也因这份期待而挺直了许多。

不一会儿,便有不少人纷纷报名。

刘璿看着这些踊跃报名的年轻人,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他亲自挑选着勇士,目光敏锐而坚定。每一个被选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刘璿那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目光,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招募勇士的同时,刘璿也没有忘记结交长安军中的军将。

他凭借着自己是关羽外孙以及皇子的双重身份,在军中天然便有了一种亲和力。

他时常穿梭于军营之中,与军将们交谈。

“张将军,久仰大名啊!”刘璿满脸微笑,走到一位身着铠甲的中年将领面前,拱手行礼道。

这位张将军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坚毅。

“二皇子殿下客气了。”张将军连忙回礼,脸上虽带着微笑,但却隐隐透着一丝疏离。

刘璿似乎并未在意张将军的态度,他继续说道:“听闻张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多次立下战功,本宫实在钦佩。日后还望张将军多多指教。”刘璿的语气诚恳而谦逊,让人无法拒绝。

“殿下说笑了,末将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张将军说道,言语间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刘璿心中明白,军中的这些人虽然不疏离他,但也不过分亲近。

原因很简单,他的大哥是太子,还是张飞的外孙。

在这些军将眼中,巴结太子显然比巴结他更有前途。

然而,刘璿并不气馁,他相信,只要自己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和诚意,总会有人愿意支持他。

果然,军中还是有部分人押宝在他身上。

一位年轻的校尉,名叫李勇,他主动找到刘璿。

“殿下,末将愿追随殿下左右,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李勇单膝跪地,眼神中充满了忠诚与坚定。

他的脸庞年轻而充满朝气,身姿矫健,一看便是个热血青年。

刘璿连忙扶起李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李校尉,能得你相助,实乃本宫之幸。日后,我们定要携手为大汉建立功勋!”刘璿的声音中充满了热情,让李勇感受到了无比的尊重。

除了军中之人,关中各地的世家豪强闻听刘璿到了长安,也纷纷前来拜见。

一时间,刘璿的府邸前门庭若市,车轿往来不断。

这些世家豪强们,个个衣着华丽,神态傲慢,却在刘璿面前表现得极为恭敬。

“二皇子殿下,在下乃关中王氏家族族长,今日特来拜见殿下。”

一位身着绸缎长袍的中年男子,满脸堆笑地走进刘璿的会客厅,拱手行礼道。他的脸上肥肉堆积,眼睛眯成一条缝,笑起来仿佛一尊弥勒佛,但眼神中却透着精明与算计。

“王族长客气了,请坐。”刘璿微笑着说道,眼神中却透着一丝警惕。

王族长坐下后,拍了拍手,身后的仆人立刻抬上一个精美的箱子。

“殿下,这是在下家族珍藏的几件玩意,皆是稀世珍宝,今日特献给殿下,以表在下对殿下的敬意。”王族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箱子,箱子内的古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刘璿看着这些珍宝,心中明白,这不过是世家豪强们拉拢自己的手段。

但他并未拒绝,只是微笑着说道:“王族长有心了,本宫定会好好珍藏。”

随后,又有其他世家豪强前来,有的送上珍贵的礼物,有的甚至送来家族子弟,以供刘璿驱驰。

“殿下,这是犬子,自小熟读兵书,武艺也还算不错,望殿下能收留他在身边,为殿下效力。”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一个年轻的后生走进来,老者恭敬地说道。

后生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骄傲。

刘璿看着这对父子,微微点头:“令郎一表人才,日后若有机会,本宫定会好好栽培。”

在长安的这几日,刘璿几乎都在应酬之中。

酒宴办了一个又一个,觥筹交错之间,刘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但内心却疲惫不堪。

他深知,这些世家豪强们并非真心归附,他们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家族谋求利益。

但他也明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他需要利用这些势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

在一次酒宴上,刘璿与几位世家豪强和军将们围坐在一起。

酒过三巡,众人的话也多了起来。“殿下,如今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太子虽贵为储君,但殿下您也有着非凡的才能。日后,这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

一位世家豪强,趁着酒劲,大胆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投机,仿佛在等待着刘璿的回应。

刘璿微微皱眉,心中对这句话极为反感,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微笑:“切莫乱说,太子乃国之储君,本宫自当全力辅佐。”

刘璿的声音平稳而坚定,让在场众人心中一凛。

然而,刘璿心中也清楚,自己的处境其实十分微妙。

在这远离洛阳的长安,他既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又要避免引起他人的猜忌。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夜晚,刘璿独自一人站在府邸的庭院中,望着满天繁星,心中思绪万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