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呈堂供证(1/2)
“朕不希望看到你们被抓住把柄,当然更不希望你们为非作歹,被授人以柄。”
“那时候,朕反而成了无法一碗水端平的君王,那就只能对不起你了。”
抓捕就是执掌法律的制度。
在整个过程中,太岁军的成员属于执法者。
那么首先就要做到公平公正。
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保证公正。
那还如何让那些伏法之人心服口服?
太岁军的斥候小队,是一个得罪人的职业,这没错。
可是梁成也不想让他们失控,成为无情的杀戮机器。
梁成可不想因此而被天下读书人谩骂。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针对性的敲打一下他们。
“陛下放心,末将懂得分寸。”
刘承柱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名气太大,树大招风。
太岁军得罪的人太多了。
到时候弹劾他的人必然不少。
这个问题,他不敢无视,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梁成翻阅着刘承柱递来的审讯记录。
看了看也没什么意思。
那些家伙们的供词,就好像提前比对过似的。
千篇一律。
来来回回就那么两句。
“张远,传我的旨意,从今天开始,没有官身的人都不能妄议朝政,康绍宁府内那些擅议政治的人,全部取消他们的民籍,刺配,发到边塞养马。
”
梁成声音冰冷:“既然不愿意在京都皇城好好的享受读书人的待遇,就去关外养马牧羊去吧。”
“我朝选用人才的原则便是宁缺毋滥。”
站在殿内的张远将梁成的旨意,逐个记录。
下一步就是交给内阁,宣发旨意了。
不管怎么说。
梁成对那些人的惩罚非常严重。
对于学士们而言,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脸面跟自尊心。
失去了‘有文化的人’的那个噱头。
严格意义上来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还有,严令禁止大秦境内成立私人的社团,如果有的话,着即解散,限期半个月,若是半个月后仍有查出,则严惩不贷!”
梁成实在是不愿意继续跟那些腐儒们浪费时间了。
这一次直截了当的就铲除掉他们的小聚平台。
“陛下,臣记下了。”
“嗯。”
“还有,那叫元让的三人怎么样了?他们招供了吗?”
“回禀陛下,都招了,这是他们的供词。”
“他们跟大炎那几位藩王有什么关系吗?”
“回禀陛下,没有,但有跟本朝的人有点事情。”
听着刘承柱的回答。
梁成也仔细的看起了那些口供。
很快,梁
成就发现了问题的重点。
“皇太后的侄子吴顺季都有参与?”
这属实超出了梁成的预料。
皇太后吴素昨天才跟他表明了立场。
吴家人不必要给予爵位。
只是今天梁成就没想到,她的大侄子吴顺季竟然就参与了此类事件。
吴顺季是六贤王的儿子,论年纪,比梁成还要大五六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