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古代去种田 > 第六百三十一章 朝堂争论(1)

第六百三十一章 朝堂争论(1)(1/2)

目录

巡检司在大炎这个时期,类似于先秦时期的黑冰台。

大明时期的锦衣卫。

做的就是谍报跟天气预报的活。

恰恰,官员们对这个行业忌讳莫深,因此平日里,王明仁也在官僚圈子当中受到很大的尊重。

毕竟,没有人愿意去得罪一个酷吏。

巡检司的大佬都挺身而出直面皇帝了。

一时间,那些对皇帝有意见的官员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其实,严肃点说。

仁德殿内的大多数臣子压根就不懂煤窑。

确切的说,他们连煤炭的出土流程都不懂。

只是觉得,煤炭是地底的矿藏。

要挖掘出来作为己用。

那就得动龙脉。

古人通常动土的时候,都是为了入殓。

甚至迷信的认为地下三尺就是黄泉。

因此,地下的矿藏不属于民间。

老百姓无权去势,想要管控煤炭?

凭什么?

这事,只有朝中的贵族才能办。

于是乎,立刻有人出列附和道:“陛下,臣赞同王大人的看法。”

“煤跟铁矿是大国物资,若是对民间开放的话,资源确实会混乱,而且也会出现大规模的浪费跟损耗。”

“最关键的是,天下民人到处私挖烂采,致使我朝山河破碎,天

下斑驳,确实是有违天意。”

“陛下,臣也赞同王大人的谏言。”

“看来诸位都有拳拳爱国之心呐。”

梁成笑容可掬的品评了一句,旋即说道:“朕也考虑过你们的担忧,同样朕也会做出决策。”

“铁矿跟煤炭对民间开放,并不是一味地纵容,并不允许出现泛滥采集的情况,而是要由户部监管,给民间资本发放开采的资格,杜绝乱象。”

梁成作拥上帝视角,当然清楚完全对民开放的政策,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因此,形成规范是必要的约束。

而且那玩意不是说开放,就真能彻底开放的。

首先大多数百姓压根就不具备开采的实力。

如何安全操作?

如何避免矿下的粉尘爆炸?

这些重要的安全隐患,如何排除?

所以!

除了规划,还得培养相关的人才。

挖煤!

这事,梁成懂。

他也见过。

念及于此,梁成说道:“朕会统筹内阁,让他们制定规范的采矿教材,成立矿业大学堂,普及相关的知识。”

梁成此言极为通透。

大臣们听的却是面面相觑,更有人后悔不已。

好家伙。

他们之前出来反对,就是杜绝梁成开放核心资源

给民间。

谁料想,搞来搞去。

陛下不仅没有打消这个想法,反而态度愈发坚决,还要搞大学堂。

这!

这不是跟大臣们唱反调吗?

这不是跟国运与龙脉对着干吗?

“陛下,此事涉及众多,陛下当三思。”

“陛下,此举若是开放,必是有伤天合啊!陛下……”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滚滚如潮。

梁成也没想到,自己开放铁矿跟煤炭,是为了普及工业化。

马上凛冽的寒冬就要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