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737章 建设草原赤峰镇

第737章 建设草原赤峰镇(1/2)

目录

耶律楚材来到了武安,他是来武安是来参观的。

胡湘接见了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向胡湘汇报了在京兆府的经过。

耶律楚材的堂弟耶律善才拒绝叛变金国,成为不忠不义的臣子。

“三公子,我那个堂弟太愚忠了,金国又不是我们契丹人的大辽,”

“金国气数已尽,你堂弟太不识时务了,”

对于耶律善才不肯背叛金国,胡湘也是惊讶,这金国都已经日暮西山了,还有很多臣子死命效忠金国。

(历史的耶律善才,金国被蒙古灭亡后,耶律善才也没有听从耶律楚材劝说投靠蒙古,选择了投河自尽,为金国殉忠,)

“三公子,我到武安真是开了眼界了,十几丈高的炼铁炉,几十座一百多丈长的大厂房…遍地的水泥路…”

让耶律楚材及一些地方官员到武安参观那些高大的厂房,神奇的机器设备,还有数万在厂房忙碌的工匠,是提高他们忠心及国家自豪感的手段。

耶律楚材文人出身,知识渊博,以前效忠蒙古,在成吉思汗活着时候,为蒙古出谋划策,其实也并非忠于蒙古,因为蒙古本身就是部落联盟,国家概念很淡薄。

因此耶律楚材等很多官员,很快就转变头脑,效忠胡家了。

“三公子,我想让犬子到大名书院学习,行吗?”

“行,这是好事,你的孩子要是爱好数理,可以去大名数理学院学习,数理学完后,就到武安理工院学习,”

现在的大名书院只接受有一定文化知识,并且头脑聪明的青少年。

耶律楚材这个儿子叫耶律铸,今年十一岁,还属于孩童阶段,按年龄进不到大名书院的。

当然要是天赋异禀的儿童能进入,也就是神童级别。

而耶律楚材妻子,也就是耶律铸的生母,是大户人家出身,她是苏轼的第四代孙苏公弼之女,苏公弼曾任金国威州刺史。

“耶律先生,草原上那个地方适合建城,水源要充足,要能种植庄稼,”

胡湘想在草原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的地方建造座城。

游牧民族在抵御恶劣的自然气候方面,是脆弱的,一场大风雪,一个部落就完蛋了。

胡湘不想游牧民族人口减少,现在劳动力太匮乏了。

而且草原上建造固定的城池,也便于管理草原部落。

“临潢府一带,有辽河,老哈河,西拉木伦河,非常适合农耕,”

临潢府是以前辽国的帝都,那一带区域也是契丹人的发源地。

“不要在临潢府原地址修建城池,另外选择一处河流边修建城池,”

“三公子,有一处地方,我感觉很适合,那里有几条河流交汇,还有座红色的山,”

耶律楚材在草原上生活多年,又是蒙古的军师,对各地情况自然非常熟悉。

“哦!红山,那就在红山那建城吧,你看给它起个啥名字,”

“当地有红山,就叫红山镇吧,”

“太俗了,红就是赤,山就是峰,叫赤峰镇吧!”

“好,三公子,这个名字取的好,”

“那里有河流,地下水肯定丰富,让工部的打井队在那打些水井,有了水浇地,庄稼就能年年丰收,”

“要是能挖到煤炭,那就好了,”

那里有没有煤炭,胡湘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有煤炭。

“你要发动所有的部落牧民,寻找煤,铜矿,铅锌矿的痕迹,告诉他们发现了有奖励,”

现在已经任命耶律楚材为草原通判了。

草原上分了十几个部落,难免发生矛盾,得有个统一管理裁断的官府机构。

耶律楚材在草原待了很多年,熟悉各个部落,又是文人,因此比较适合这个职位。

不过对于党项人,现在是没法管理的,他们的独立性很强,而且是自而下的严密统治系统。。

耶律楚材走后,

胡湘也准备去趟秦皇港。

现在草原各部落的男丁已经在秦皇港开始军事训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