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明贼:开局我与嘉靖不共戴天! > 第350章 军情似火

第350章 军情似火(1/2)

目录

“毕中官,他们……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通往紫禁城的一条官道上,一顶两人抬的小轿内,一名少女低声问道。

“殿下,市井之言,不可当真。”扶轿而行的,满脸皱纹的毕姓宫中内侍答道。

“可是……那人……那人,当年我也是听说过的。”轿内公主又说道:“他真的回来报仇了吗?”

“哎,殿下,这种事情,还是少说为妙。”毕公公叹道。

公主的母亲已经死了,她是由宫中的另一名嫔妃抚养长大的,毕公公从前是服侍她母亲的内侍,是看着她长大的,两人情同父女。

而公主母亲的死,却与“那人”有很大的关系。

轿内公主轻叹了口气,就不再说话了。

一路无话,小轿来到了紫禁城的东华门。

紫禁城的午门才是其大门,皇帝、宗室王公、文武百官等均由午门进出。过了午门,就不再是人间了,而是天庭,是天朝。

岳飞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说的就是午门。

只不过不久前,紫禁城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午门,出入紫禁城也就暂经东华门了。

“陛下啊,再不临朝听政,我大明危矣,江山社稷危矣!”

“臣乞陛下出西苑,临朝听政!”

“臣请陛下亲君子,远小人,临朝听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奸臣误国,不除则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陛下啊!”

“…………”

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平日里戒备森严,“凡人”止步的紫禁城,今日却有无数大臣跪在了东华门之外,乌泱泱地跪满了一地,从背后远远看去,只见各种形状的屁股,在地上扭来扭去的……

东华门门口,两排皂靴褐衫的东厂番子,分列东华门左右,手持廷仗,恶狠狠地盯着百官。

山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明皇帝朱厚熜却一无所知,一心玄修,或者是他正在“渡劫”的关键时候……影响了他羽化成仙,此等罪过,何人能够承担?

内臣不许,百官苦求,双方僵持住了,眼看着当年“大礼议”事件就要重演。

不过大明朝的官员们却不怕打。

伏阙上书,图的就是个名声。

绝大多数官员伏阙上书,其目的无非有两个或者说是两种心态,其一就是虚荣心,一些官员仅凭外界传闻,道听途说的,就一厢情愿地期望借上书来影响朝政,壮大声势以博得直言之名节,此也是趾高气扬的虚荣心态,

其二就是投机心态,官员们为了维护儒学正统和自身的参与政事的独立性,也有许多官员与其背道而驰,表现出一种投机心态,通过伏阙上书,吸引皇帝的目光,若成功,将会对自己的仕途是大有益处的,就算失败也能博得一清名,就算仕途无望,而有了此清名,也能活得潇洒无比。

至于因此而身败名裂,甚至被杖死或斩杀,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即便被杖死或斩杀,也能博得一忠直之臣的名声,声名堪比比干、屈原,一些人也是甘之若饴的,并趋之如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