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穿越北齐,我是精神病高洋的儿子! > 第69章 高宝德

第69章 高宝德(1/2)

目录

乐舞六人,分成两组。

这个舞乐团中的乐队只有六人,左面三人演奏鼗鼓、横笛、拍板。

右三人演奏箜篌、阮咸、琵琶,相对坐在平台上,手的动作准确优美。

舞女们跟着节奏舞动着,跳的是软舞。

舞女们打扮十分华丽,头上戴有簪花,穿着绣有图案的长袖长裙。

在宴会上表演跳着曼妙的舞蹈,给宴会上的皇帝以及众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祥和。

北魏早期宴会音乐不同的是。

北魏后期,南方伎乐被广泛地使用于宴会之中,并深刻地影响了洛阳城中的文化生活。

软舞起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代。

“软舞”讲究舞袖、运腰、求轻、贵柔,特征表现为行云流水般的韵律。

魏晋南北朝的舞蹈既继承了汉代舞蹈的顿挫气势,又向唐舞流畅洒脱风格转化。

因此,魏晋南北朝是唐代“软舞”的奠基阶段。

听完音乐,看完舞蹈,就应该吟诗作对了。

宫廷宴会、文士相聚,吟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北魏的文化风俗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华夏礼制。

高洋看向魏收吩咐道:“魏大才子先来赋诗一首,让众人看看我大齐才子的才气。”

魏收连忙站起身,向皇帝陛下微微行礼。

他走了几步,有了灵感念道:“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箸下成行。”

诗歌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春风辗转进入曲房,同时送小苑百花香。白马金鞍去还没回来,红色妆玉筷下成行。

“此诗妙极,妙极!”

“好,魏大才子大才也。”

“学识渊博,才气逼人!”。

“魏收才气无双。”

众人连连感叹道,连皇帝高洋也不禁感叹道:“尔才不及魏收!”

高殷看着魏收几步成诗,也不禁感叹其才华,不愧是东魏三才子之一。

高洋看向众人,笑着说道:“诸位,谁再出来作诗一首,给大家助助兴。”

高殷觉得应该表现一下自己,站出来说道:“父皇孩儿愿作诗一首,给众位助助兴。”

高洋和众位文武大臣,一脸疑惑的看着高殷,意思是你会作诗。

高洋心想我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聪明,也没听说过会作诗啊。

“太子既然有心,那就作诗一首给众位助助兴。”

高殷站起身,思考了一下,该抄袭谁的诗歌。

想了一会。

高殷缓缓开口说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魏收也看向高殷,自己的徒弟竟有如此之才。

有些人被震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有些人兴奋拍案,高声喝彩。

高洋听到高殷的诗歌,拍案而起,兴奋大笑。

自己的儿子有如此气势,以后成就不比他老子差。

“太子殿下一表人才,真乃人中龙凤。”

“大齐有太子殿下,社稷之福,陛下之幸!”

“太子殿下有曹子建之才。”

众人开始夸赞太子殿下,狂拍太子殿下的诗歌。

高洋也甚是喜悦,当父亲的,谁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呢。

随后的宴会中,大家推杯换盏,气氛相当融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